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浙中三首·其三》
《初入浙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洪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村柿栗熟,客舍稻粱秋。

池足能言鸭,蹊多喘月牛。

如闻息战斗剩欲歌讴

鼓楫临江誓,谁为祖豫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喘月(chuǎ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云层中闪烁不定,好像在喘息一样。形容事物出现短暂的变动或动荡。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歌讴(gē ōu)的意思:称赞歌颂。

鼓楫(gǔ jí)的意思:鞭策助力,鼓励奋进。

客舍(kè shè)的意思:指待客之处,旅客住宿的地方。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山村(shān cūn)的意思:指山中的村庄,形容环境质朴、宁静、幽静。

剩欲(shèng yù)的意思:剩余的欲望,指未得到满足的欲望。

豫州(yù zhōu)的意思:形容人心情舒畅、满足愉快。

战斗(zhàn dòu)的意思:百次战斗,百次胜利。形容战胜敌人的能力强大,战无不胜。

能言鸭(néng yán yā)的意思:形容能够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入浙中时所见的乡村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山村柿栗熟,客舍稻粱秋”,以“熟”字点明季节,柿子和栗子挂满枝头,稻谷和粱米丰收在望,展现出一幅丰饶的秋日乡村画卷。这里既有自然界的丰收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富足的感慨。

颔联“池足能言鸭,蹊多喘月牛”,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鸭子在池塘边悠闲地游动,似乎在交谈,而牛儿在小径上缓缓行走,喘息声与月光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这一联通过动物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和与自然之美。

颈联“如闻息战斗,剩欲起歌讴”,转折处,诗人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仿佛能感受到过去的战争与动荡。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渴望起歌讴,表达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反差,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也流露出对当下安宁生活的珍惜与赞美。

尾联“鼓楫临江誓,谁为祖豫州”,引用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许。这里提到的“鼓楫临江誓”可能暗指古代将领誓师出征的情景,而“谁为祖豫州”则可能是对某位英雄的称颂,或是对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和平与繁荣的领袖的期待。整个尾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观全诗,洪炎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入浙中时所见的乡村风光与内心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洪炎
朝代:宋   字:玉甫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生辰:1067~1133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题竹·其二

不受红尘半点侵,月中时听凤孤吟。

涔阳望断兰旌远,锦瑟一弹秋满林。

(0)

送龚子谏赴云南佥事

望断南云山万重,嗟君此去逐飞鸿。

扁舟夜载琵琶月,短鬓凉吹芦荻风。

梦入碧鸡泷树合,路经铜柱瘴烟空。

绣衣玉斧咨询日,已喜车书总隳同。

(0)

过枞阳留题二首·其二

昔忝桐乡令,曾鸣单父弦。

重来新物色,不改旧山川。

往事从人说,虚名愧我传。

司农今已老,白首益萧然。

(0)

夜过吕梁

乱石奔流处,扁舟正急操。

月斜滩影落,风劲鼓声高。

客枕惊残梦,乡心悚怒涛。

但令无险阻,来往不辞劳。

(0)

山水

亭上相逢兴趣幽,松声林影一天秋。

瑶琴弹罢斜光晚,山自嵯峨水自流。

(0)

写竹寄匡世德先生

别来无物寄相思,千里聊将玉一枝。

老去风流仍复在,制成箫管月中吹。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