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答小谱》
《浪淘沙.答小谱》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月上遥山。院落人闲柳花如梦隔烟看。

透得玲珑样子只有阑干。琴语急回湍

怨调微弹。劝君莫种楚江兰。

纫了同心双佩结,欲解须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回湍(huí tuān)的意思:回湍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水流强烈而迅猛,回旋激荡的样子。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柳花(liǔ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人闲(rén x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无事可做、没有工作或业务的时候,感到闲散无聊。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样子(yàng zi)的意思:指外貌、形状、表情或形态。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怨调(yuàn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语或音调中带有怨恨、不满或抱怨的调子。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鉴赏

这首《浪淘沙·答小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晴月上遥山”,以明月照耀远山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接着“院落人闲”,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人物的悠闲,为后续情感的铺垫打下了基础。

“柳花如梦隔烟看”一句,将柳花比作梦境,通过烟雾的遮掩,赋予了画面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离与恍惚。接下来“透得玲珑春样子,只有阑干”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又通过“只有阑干”这一细节,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琴语急回湍”描绘了琴声的急促与水流的湍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音乐的激昂,也隐含了情感的波动。“怨调微弹”则直接点明了情感的基调——哀怨,通过“微弹”二字,更显出了情感表达的细腻与克制。

最后,“劝君莫种楚江兰。纫了同心双佩结,欲解须难”四句,运用了楚江兰和同心双佩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守护,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割舍。其中“欲解须难”更是点睛之笔,既表达了对情感的不舍,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典故的运用,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世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其三

木叶萧萧下,庭阶事事幽。

自公多暇日,久客不禁秋。

寂寞元吾分,过从得旧游。

披襟谈夙昔,竟夕为淹留。

(0)

夏日閒居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穷巷未寂寥,茅檐荫脩竹。

阶药晚风披,园葵朝雨足。

荷花守故红,庭草缀新绿。

北窗横古今,披对销炎燠。

囊留杜甫钱,瓶贮渊明粟。

晚食亦自佳,安用粱与肉。

安步有馀适,何必华其毂。

悟澹将遣虑,屡空讵违俗。

趁凉选树阴,微尚空缅邈。

悠然见羲皇,庶以惬幽独。

(0)

为冯源明先生寿其太夫人·其二

跳踯亦何为,寄巢桐树间。

将子不能飞,育之良苦艰。

仰天时一鸣,惄焉摧心肝。

饥渴且不保,宁惜羽毛残。

遥睇双飞鸿,肃肃振高翰。

匪无万里心,天路何漫漫。

(0)

魏太史为其尊公中丞请封册子·其三

丰光伊茂,奕世振丕。于皇迪哲,启我后人。

奋秉铨叙,为帝宰臣。亦有执法,翼翼其钦。

(0)

种茉莉

堪嫁江梅媵水仙,丛丛香雪斗芳妍。

女郎编绾鬔松髻,却道真珠不值钱。

(0)

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其七厓门春浪

浪打厓门洗劫灰,空山草木变春雷。

长江阅尽无穷事,閒汐閒潮自去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