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兼将病标本,写入乞归辞。

国手迷药方书等诅碑。

上医惟一物,下鬼是三尸

对症文无草,谁令黄帝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标本(biāo běn)的意思:指事物的典型样本或代表。

对症(duì zhèng)的意思:指针对疾病的症状或问题,采取适当的治疗或措施。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国手(guó shǒ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国际水平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的优秀选手或专家。

黄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也泛指古代的帝王。

迷药(mí yào)的意思:比喻能迷惑人心、使人心神不宁的言行或手段。

乞归(qǐ guī)的意思:乞求回归的意愿。

三尸(sān shī)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尸体。比喻人死后的不灭之魂。

上医(shàng yī)的意思:上医指的是最高级别的医生或医术最高超的医生。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文无(wén wú)的意思:指人没有文化知识,无法应对各种情况。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鉴赏

此诗《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为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诗中以“兼将病标本,写入乞归辞”开篇,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思归,欲向朝廷请求归乡的心境。接下来,“国手多迷药,方书等诅碑”,诗人感叹于医术的复杂与混乱,比喻药方如同诅咒之碑,暗示了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困难与无奈。

“上医惟一物,下鬼是三尸”一句,运用了上医与下鬼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医意味着唯一的良药,而下鬼则指代那些导致疾病难以治愈的因素。最后,“对症文无草,谁令黄帝知”,诗人自问,面对病症,即便有对症的良策也无法表达,又何人能知晓这深奥的道理呢?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也流露出对古代医学知识传承与理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疾病、医疗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古代医学智慧的反思与敬仰。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登楼

照雨日未没,依风楼自阴。

江声总到郭,天影不分林。

鹄举怜高翼,鸡栖惜远心。

姓名吾足耻,人或问遗金。

(0)

漫想二首·其二

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0)

漫想二首·其一

生逢熙代是何人,得见文章礼乐新。

万国衣冠来玉帛,九天雨露遍沉沦。

风恬大海鱼龙戏,日暖平郊草木春。

我亦今朝思鼓腹,梦中倘作太平民。

(0)

尘务稍歇复理清事

入日烟霞境,辞身虎豹群。

种花新带雨,选石旧栖云。

敢望坐常满,唯矜研不焚。

终宜置丘壑,休作北山文。

(0)

杂谣三首·其一

妇懒上机,婆催织布。不听婆言,儿寒无裤。

(0)

夜宿

夜宿桐江浒,高天朗客星。

薄烟笼树白,纤月避山青。

岸陡风声逼,滩长水力停。

邻鸡难得曙,伏枕柁楼听。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