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惟信送客东郊》
《次韵惟信送客东郊》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城外浮岚翠巘开,桥边新涨绿波回。

鸣鞭紫陌游人出,结轸青郊上客来。

南浦草芳春雨过,东园花信晚风催。

昏钟杳杳归路飞盖飘飘带晚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翠巘(cuì y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东园(dōng yuá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思想活动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状态。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飞盖(fēi gài)的意思:形容飞速奔驰、迅疾如飞。

浮岚(fú lán)的意思:指虚幻的景象或幻觉。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结轸(jié zhěn)的意思:指两个人或物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绿波(lǜ bō)的意思:指交通信号灯绿灯一直亮,车辆可以顺畅通过的情景。比喻事物顺利进行,没有阻碍。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飘带(piāo dài)的意思:飘带意为飘扬的彩带,比喻形势、局势或人的思想感情等处于不稳定、变动的状态。

青郊(qīng jiāo)的意思:指郊外的青翠草木,形容自然环境清幽、宜人。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涨绿(zhàng lǜ)的意思:指植物由于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而生长茂盛,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紫陌(zǐ mò)的意思:指紫色的道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繁华的街道。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次韵惟信送客东郊》描绘了一幅春天郊游图景。首句“城外浮岚翠巘开”,写出了城郊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的美景。接着,“桥边新涨绿波回”描绘了河水上涨,碧波荡漾的动态画面。诗人通过“鸣鞭紫陌游人出”和“结轸青郊上客来”两句,生动展现了游人络绎不绝,驱车前往郊外游玩的热闹场景。

“南浦草芳春雨过”一句,点明春雨过后,南浦草木更加繁茂,香气四溢。而“东园花信晚风催”则暗示了东园的花朵在晚风的吹拂下,绽放得更为娇艳。最后一联“昏钟杳杳寻归路,飞盖飘飘带晚埃”,以傍晚时分的钟声和游人归去的车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落寞的氛围,表达了送别后的淡淡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寄托了送别的离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玉山赠詹少华给舍

早岁甘辞禄,他乡重倚庐。

为园聊给食,闭户自删书。

月影花间席,苔痕门外车。

人生贵有托,荣达竟何如。

(0)

赠镇筸守备李将军

武略重边营,兵符出禁城。

将星三楚动,杀气九溪横。

鱼鸟开行阵,蛮夷服耦耕。

会须靖南服,重见拜西平。

(0)

哭罗木夫·其一

十载江城面,三年夜雨亲。

道交久不厌,志逸老能贫。

岁月怜分影,乾坤隔幻身。

残躯新读礼,感事倍伤神。

(0)

宿龙华寺海天秋月堂·其一

半月高斋对鹤眠,客来无日不探玄。

不知何处人间世,拚与青山静结缘。

(0)

寄别凌海楼·其二

满县桃花春不留,恩江江水逐君流。

后人记取栽桃意,多少苍生未解忧。

(0)

彭石屋山约成·其三

五亩山前种秫田,惠风灵雨庆丰年。

曲方抄得多山草,醉梦成诗识洞天。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