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阎大湖上步月》
《同阎大湖上步月》全文
明 / 万寿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残霭动疏林平畴入远浔。

月圆今夕话,风碎隔年心。

蹙蹙江湖窄,瞿瞿天地深。

偶传消息好,喜慰登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蹙蹙(cù cù)的意思:形容纠缠、纷乱、繁杂。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瞿瞿(qú qú)的意思:形容眼神炯炯有神,目光锐利。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喜慰(xǐ wèi)的意思:喜悦和安慰。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圆时分,诗人与友人阎大在湖边散步的情景。"残霭动疏林"写出了夜色中淡淡的雾气在稀疏的树林间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平畴入远浔"则展现出广阔的田野延伸至远方,暗示着开阔的视野和无尽的思绪。

"月圆今夕话"点明了时间,月圆之夜,诗人与朋友交谈,共享良辰美景。"风碎隔年心"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他们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即使相隔多年,依然能通过此刻的对话触动内心深处。

"蹙蹙江湖窄"运用叠词,形象地描绘了江湖的狭小与人生的艰难,而"瞿瞿天地深"则强调了宇宙的广大和人生的渺小,两者形成对比,引发哲思。

最后两句"偶传消息好,喜慰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得知好友的消息,即便只是偶尔,也足以带来喜悦和安慰,使得这次登临湖上的漫步更加有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万寿祺

万寿祺
朝代:明

万寿祺(1603年-1652年),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名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世称年少先生,祖籍江西南昌,曾祖辈迁至江苏徐州。与陈子龙乡试同年,与沛县阎尔梅是同乡。曾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江淮一带。代表作有《秋江别思图》、《松石图》、《山水图》等等。万寿祺为人风流倜傥,工书画,精于六书,癖嗜印章,辑有《沙门慧寿印谱》一册。
猜你喜欢

乙卯庭中丫兰一盆两茎并出诗以纪之

光风泛楚泽,迤逦到山家。

九畹同舒玉,双茎并吐丫。

异香称大国,纫佩袭绡纱。

倘是花神意,祯祥献物华。

(0)

黄元礼过集山房分赋得清字

怜君沧海至,倒屣递相迎。

说剑多时事,论诗足远征。

青云成独壮,白社念同声。

刻烛分裁就,豪歌彻太清。

(0)

元夜怀灵叔枉顾小酌儿辈鼓琴稚子斗鸡为乐猥承佳篇率尔奉答

倒屣中郎匹马嘶,踏歌清夜更吹藜。

风前喜奉弹嵇散,醉后欢娱斗祝鸡。

琢句浑忘更漏转,衔杯宁觉月轮低。

少微星聚元非客,太史封章莫浪题。

(0)

始祖葬洋田沥失其故穴今寝庙落成同众书主感赋

一到洋田怅望频,呆瞻旷野忆先人。

乾坤更代英灵渺,风雨摧残垄宅湮。

膏泽遗留宁有既,松楸庇护竟无因。

通天多少曾玄罪,祠寝年来赖一新。

(0)

新春次黄恪翁韵·其二

懒散何心与世期,春风先及野人知。

千葩万蕊都成趣,语燕啼莺总入诗。

风静捲帘看草色,日晴携酒醉花枝。

恣情远逐游蜂去,浅水桥边缓步时。

(0)

星岩二十景·其十三临壑荷香

香风蔼蔼日晴和,十里红蕖蘸碧波。

沥水湖边长载酒,月明犹听采菱歌。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