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其二》
《题画·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双干亭亭碧玉明,翠阴凉石床清。

南风断窗间酒,卧听萧萧暮雨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断窗(duàn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破碎或损坏。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阴凉(yīn liáng)的意思:指在阴凉处,意味着远离阳光和热气,感觉舒适凉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双干亭亭碧玉明”以“双干”点明了画中主体为两株并立的树木,以“亭亭”形容其挺拔的姿态,而“碧玉明”则以碧绿的色泽和明亮的质感,生动地展现了树木的生机与美丽。次句“翠阴凉沁石床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翠绿的树荫如同清凉的泉水一般,滋润着石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第三句“南风吹断窗间酒”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与室内饮酒的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吹断”二字,既表现了风力之大,又暗示了饮酒者可能因风声而暂时中断了饮酒的雅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卧听萧萧暮雨声”则将视角转向了夜晚,通过“卧听”这一动作,展现了人物在静谧夜晚聆听雨声的悠闲与惬意,同时也暗示了画中人物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文徵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其一

卢肇时推重,终军众共贤。

何如夺标日,未及弃繻年。

官历清涂遍,名居美事先。

人间福有五,视履岂非全。

(0)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殆难复加仆虽未睹兹物而已若识之久者辄复强为三诗以继其后非敢庶几肩差适足为前诗之舆台耳·其一

万古风涛浸石岩,老苔垂足细䰐鬖。

传闻海底珠无数,何事从来散不簪。

(0)

何秀才郊园五首·其一

主人耽诗书,乐道深居久。

挟策往来游,东冈复南亩。

(0)

何秀才郊园五首·其五

夏木绕茅庐,棋酒资清宴。

密叶绿藏枝,空闻黄鸟啭。

(0)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其三

城楼传晚鼓,稍稍讼庭稀。

起拂衣中土,还骑款段归。

(0)

六十寄景仁

从来好与天争力,困竭方惭已力微。

见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