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偈颂七十二首·其十八》,作者为宋代僧人释祖钦。诗的内容简洁有力,以"声前一句盖诸方"起笔,表达了大唐盛世之声威远播四方,紧接着"指出乾坤是大唐"强调了唐朝版图的广阔无垠。后两句"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封疆"描绘出皇帝的仁德如春风般普照,使得整个国家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景象,以至于边界仿佛消失在一片祥和之中。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唐朝时期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气象,以及对盛世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体现了禅宗诗的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宣城李节推
君作宣城幕下吏,我尝筑室青山址。
三四相逢五六年,交情淡若秋江水。
水流到海无穷时,吾辈论交无衰期。
明主可结亦未晚,谢安四十功非迟。
低头感事复太息,汲汲功名亦何益。
君不见屈原言直沉湘水,韩信功高亦诛死。
穷达无过七十年,事业空存一张纸。
不如饮酒临春风,溪水绿净山花红。
金丝玉管乱两耳,一醉三百琉璃钟。
醉来辞君登海槎,四方上下皆吾家。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
秀气鸿濛济州曲,十歌清池万竿竹。
竹里修椽架草堂,不羡长安买华屋。
春生广野碧玉柔,月拥翠岚银粉扑。
低飞白鹭拣晴沙,闻晓黄鹂啭乔木。
明明长剑倚太行,拂拂愁烟蔽盘谷。
重冈渐远势愈高,云开青出分秋毫。
龙蛇鳞甲雪霜洗,壮士四顾空提刀。
阴晴万变恣吟写,三叠琴声猿夜嗥。
君不见古来功名输隐叟,种桃采芝皆皓首。
不将机械搅灵源,能使形骸颇长久。
明公何年归草堂,扁舟我即浮沧浪。
江鱼有味四时美,一蓑醉临芦花傍。
男儿彼此送终毕,自算此身无得失。
江东片月过河阳,为照两处无何乡。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宋·郭祥正】秀气鸿濛济州曲,十歌清池万竿竹。竹里修椽架草堂,不羡长安买华屋。春生广野碧玉柔,月拥翠岚银粉扑。低飞白鹭拣晴沙,闻晓黄鹂啭乔木。明明长剑倚太行,拂拂愁烟蔽盘谷。重冈渐远势愈高,云开青出分秋毫。龙蛇鳞甲雪霜洗,壮士四顾空提刀。阴晴万变恣吟写,三叠琴声猿夜嗥。君不见古来功名输隐叟,种桃采芝皆皓首。不将机械搅灵源,能使形骸颇长久。明公何年归草堂,扁舟我即浮沧浪。江鱼有味四时美,一蓑醉临芦花傍。男儿彼此送终毕,自算此身无得失。江东片月过河阳,为照两处无何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767c6ba8d558c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