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五十一首·其六》
《偈颂五十一首·其六》全文
宋 / 释大观   形式: 偈颂

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打(bù dǎ)的意思:不争斗、不打架

檐雨(yán yǔ)的意思:指连绵不断的细雨。比喻事物不断而细小的变化。

耳语(ěr yǔ)的意思:耳语指的是低声细语,只在对方耳边传达信息,不让其他人听到。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寒谷(hán gǔ)的意思:形容寒冷、荒凉的山谷,也比喻人的境遇困苦、孤寂。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盐官(yán guān)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的官员或从事贪污受贿行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大观的作品,名为《偈颂五十一首》中的第六首。它以十二月十五日的自然景象为引子,通过石人耳语和梅雪交融的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独特感悟。

"石人相耳语"描绘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深沉的哲思在悄然进行。"梅开寒谷春"则象征着即使在严冬中,生命的力量也能绽放,春天的到来并非不可能。"雪滴晴檐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以雪滴如雨的视觉效果,形象地展示了寒冬中仍有生机的动态画面。

"太分明,何所睹"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感知的洞察力,暗示诗人已经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不再被表面现象迷惑。最后一句"南泉不打盐官鼓"引用禅宗典故,南泉普愿和尚不敲盐官寺的鼓,寓意他已无需外在形式的仪式,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禅理,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大观
朝代:宋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来青楼看海棠·其二

清晓繁花更动人,日光初著露华新。

嵰山红雪飞初定,泉客鲛绡染未匀。

短发暗伤春色暮,穷交老觉酒杯亲。

欢娱莫放今朝暇,回首东瓯有战尘。

(0)

月下闻笛

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0)

山居和韵·其一

乱山飞翠似相迎,山畔山鸡自唤名。

海雨挟潮归极浦,溪云扶月上孤城。

数声渔橹鸣寒涨,一酌村酤坐晚晴。

歌入沧浪秋思远,不妨倚和到参横。

(0)

陶尚书邀游开元寺

自投簪绂下承明,尊酒看山鹿驭轻。

载客远随松径入,寻僧深叩石门行。

春衣翠滴诸峰色,夕磬清流万壑声。

梵殿书台零落尽,君家五柳独含情。

(0)

游灵谷次郑司徒韵

吾爱山中笋蕨甜,山灵况复不吾嫌。

日华浓染绯桃色,云影轻笼翠柏尖。

尊酒兴催诗兴发,管弦声与鸟声兼。

韶光满眼供春望,分付奚奴为卷帘。

(0)

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

碧水连空入望深,匡庐秋色正萧森。

曙分巴峡猿声断,月落湘潭雁影沈。

宿雾收边横荻渚,炊烟起处隔枫林。

何因得似归来棹,笑傲衡门自楚吟。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