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光师自光,何预他人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无匮(wú kuì)的意思:没有缺点或瑕疵,完美无缺。
一席(yī xí)的意思:指一席之地,表示在某一场合或某一领域中有一席之地或一席之见。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席光亭》,通过对席光亭的描绘,表达了对师道和内在自性的深刻理解。首句“吾师一席光”赞美师者的智慧如同光芒普照,但这种光芒并非外借所得,而是源自师者自身的修养与智慧。接下来的“一声凤凰鸣,五色映天地”运用凤凰的意象,象征师者的教诲如凤凰之音,色彩斑斓,照亮了天地。
诗人强调“此光师自光,何预他人事”,表明师者的智慧和光芒是自我成就的结果,与他人无关,体现了个人修行的独立性和内在力量。“自性得自天,无借亦无匮”进一步阐述,个体的本性源于天性,无需向外寻求,也永不匮乏,强调了内在自我的充实和丰盈。
最后两句“不离一席间,天地万物备”总结全诗,说明师者的智慧和天地万物都在这小小的席光亭中得到体现,表达了对师道的敬仰和对宇宙人生的宏观视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湛若水儒家兼佛学的修养和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莫割平人首
边尘浩浩风吹急,塞上迁臣长泪滴。
毛头星明太白高,朝来又报羌兵入。
羌兵入来犹云可,汉兵杀人愁杀我。
借问官军羞不羞,口里誇功心里忧。
魂惊魄惧梦像恶,只为贪心强割头。
曾不见荆轲义借于期首,犹死秦廷血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