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杂言·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松岩之下的静谧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事物的深刻洞察。
首句“跏趺默数鼻中息”,描述了修行者盘腿而坐,默默数着自己的呼吸,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控制,更是对心灵的净化。通过数息,修行者达到了内心的宁静,摒弃了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当下,体现了禅宗中“观照”的精髓。
次句“始促须知久自长”,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相对性与内在的恒常。在修行者的视角中,短暂与永恒并非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的。这里的“始促”与“久自长”形成对比,暗示了修行者对于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每一刻都是永恒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人的心境与感知。
第三句“日晚下床行一遍”,描绘了修行者日复一日的生活规律,通过简单的日常活动,如在傍晚时分起身行走一圈,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象征着修行者对生活的态度——简单、专注且持之以恒。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体现了佛教中“行住坐卧皆是道”的理念。
最后一句“石炉烧过几行香”,将场景进一步深化,通过石炉与香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香烟缭绕,不仅净化了空气,也净化了心灵,象征着修行者通过冥想与仪式,逐渐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同时,这一细节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每一缕香烟的升起,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时间的相对性、日常生活的修行以及心灵的净化,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