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君适园诗,留君弇园住。
试拈弇园景,何如适园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张山人寓居于侯先生的适园时的情景的追忆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先,“读君适园诗,留君弇园住”,王世贞在诗的开头表达了对友人张山人在适园居住并留下诗作的怀念。适园与弇园,都是友人居住的地方,通过“读”与“留”两个动词,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着,“试拈弇园景,何如适园趣”,王世贞尝试着想象弇园的景色,却觉得无法与适园的乐趣相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适园的独特魅力。
“往往清夜游,亦有曹刘句”,描述了在适园的夜晚,友人张山人与王世贞一起游玩,吟诵着曹操和刘桢的诗句,营造出一种文人雅集的氛围,体现了两人共同的文化追求和高雅情趣。
最后,“所少但乳柑,乞栽三百树”,王世贞提到适园缺少的一种水果——乳柑,他希望友人能在此种植三百棵乳柑树,既表达了对适园的热爱,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自然之美的吸引,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
贪看无限好,柳底坐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