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
《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全文
明 / 韩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新筑茅堂竹林,茅堂隐隐森森

朋簪累盍薰陶久,丽泽相资造诣深。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

何时归棹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归棹(guī zhào)的意思:指船只返回原港口,比喻归还、归宿。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丽泽(lì zé)的意思:美丽的泽国,形容景色优美、富饶的地方。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朋簪(péng zān)的意思:指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支持的情谊。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俗侣(sú lǚ)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夫妻。

吴江(wú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相资(xiāng zī)的意思:指互相帮助、互相资助。

薰陶(xūn táo)的意思:指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造诣(zào yì)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修养和造诣,表示在某一方面有非常深厚的知识、技能或经验。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文人雅集图景。首句"新筑茅堂傍竹林",写出了茅堂的选址,环境清幽,竹影婆娑,暗示了主人的高洁情趣。"茅堂隐隐竹森森"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茂密和堂屋的宁静。

"朋簪累盍薰陶久",这里的"朋簪"象征着朋友间的交往,"薰陶"则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熏陶和影响,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化追求。"丽泽相资造诣深","丽泽"比喻美好的学问,强调了朋友们在学问上的互相帮助和深厚造诣。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这两句通过明月、清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文会堂中远离尘世喧嚣,共享高雅之乐,彼此之间是知音的关系。

最后两句"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朋友们一同泛舟吴江,洗涤心灵的尘埃,回归自然,共享淡泊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雅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文化品格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韩雍

韩雍
朝代:明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猜你喜欢

见白须

海深难比爱河深,五欲腾波天也沈。

休把霜毛轻镊去,一回对镜一休心。

(0)

密县天仙庙白松·其四

传言天女化时生,毕竟移根种不成。

阅尽大官诸本草,上头未有白松名。

(0)

戏题君山

洞庭湖水日潺湲,肠断湘妃竟不还。

千里苍梧常在眼,君山真作望夫山。

(0)

范生善形家言自山西还将归豫章诗以别之·其一

一身直出雁门关,踏遍尧封禹迹还。

收拾行縢与笈子,待随徐福上三山。

(0)

大林寺宝树·其一

铁干铜肤四十围,隔峰犹自里孙枝。

涂云抹月空山里,音见东林行道时。

(0)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其四

廨居逼近紫微堂,白火青烟五尺床。

铃柝夜寒听不得,鸡鸣先起著衣裳。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