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杭州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受。
首句“试尽风波万里身”,诗人以“试尽”二字开篇,表明自己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和艰辛,才得以到达此地。这里的“风波”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浪,也暗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万里身”则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难,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辛劳。
第二句“到官山水却宜人”,转折笔锋,描述了诗人到达杭州后,面对这里的山水风光,感到格外舒适和惬意。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之前的艰辛与现在的愉悦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深深喜爱。
接下来,“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提到晏子(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意在借古代贤士之名,表达对杭州人民深厚的情谊和尊重。同时,“还与从来旧卜邻”一句,既是对当地居民友善态度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体现。这里“卜邻”一词,原指选择邻居,此处用以形容诗人希望与当地人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初到杭州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切感受和美好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千里山水长幅
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
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
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
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
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
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
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
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
荆关为揖让,二李堪与同。
庸物奚足数,新图不易逢。
当年置长府,珍秘更为崇。
书竟发长啸,两腋来清风。
竹林七贤图
瞻彼修竹,下临清流。文石偃堤,华松荫丘。
植表界壤,剪茅宅幽。梁度高巘,台隐中洲。
方床读书,异宫同休。咏歌相闻,觞豆相求。
或莳名药,或钓游鯈。课艺嘉植,坐思远游。
濯缨微波,看云良畴。逸而不放,俨而自修。
泰哉沮溺,邈乎巢由。按图以观,永宜春秋。
孰若五君,遗其故俦。糟粕尘世,高踪庄周。
我怀古人,遁而违忧。安得挥弦,以招沈浮。
感寓·其五十二
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
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
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
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
譬之食饮然,而各有所嗜。
恶臭与馨香,伊人自知味。
吁嗟义利间,慎无迷厥志。
北轲有法言,君子所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