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花同池》
《竹花同池》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古风

竹花同池生,何人知有情

花繁满高枝灼灼惊人目。

竹若虬龙形,苍颜微带菉。

花常头上红,竹常地下仆。

显晦有时爱憎不足

发送寒霜,青青惟有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憎(ài zēng)的意思:指喜欢和厌恶,爱和憎恨。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发送(fā sòng)的意思:指将优秀的事物进一步推广、发展,使其更加辉煌。

高枝(gāo zhī)的意思:指人在社会地位、职位等方面比别人高出许多。

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虬龙(qiú lóng)的意思:形容龙身蜿蜒盘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长而弯曲的东西。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显晦(xiǎn huì)的意思:显露明白和隐蔽模糊的对比。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竹花(zhú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竹子开花一样,很快就会凋谢。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与花为题材,描绘了两者在池塘中并存的景象,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状态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竹花同池生,何人知有情”,开篇即点出竹与花共生于同一池塘,却似乎各自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引人深思。接着,“花繁满高枝,灼灼惊人目”描绘了花朵盛开的壮丽景象,色彩鲜艳,引人注目,展现出生命的热烈与活力。而“竹若虬龙形,苍颜微带菉”则刻画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其苍老的外表下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内敛之美,与花的外放形成鲜明对比。

“花常头上红,竹常地下仆”进一步强调了两者在形态上的差异,花儿总是高高在上,而竹子则默默站立于地面。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也暗含了对人生境遇的不同解读——有的人在社会舞台上光彩夺目,有的人则在幕后默默付出。

“显晦各有时,爱憎若不足”则揭示了生命状态的多变性,暗示了人们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最后,“觱发送寒霜,青青惟有竹”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为背景,强调了竹子在严冬中的坚韧不屈,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变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与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多样性,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坚韧与乐观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清暑堂

九夏炎方气郁蒸,沉沉广厦有凉生。

仁风未慰黎民意,何忍堂中暑独清。

(0)

伏日与同僚游三友亭

炎天过小雨,伏日生微凉。

新亭会僚友,故事开壶觞。

泉汲卧龙乳,茶烹团凤香。

缅怀去年友,跳珠出诗章。

(0)

梁彭州归自道山溯流入峡以二诗见寄因次其韵·其一

首遇重华辟四门,郡符帅阃误蒙恩。

路经滟滪少陵鬓,草梦池塘灵运魂。

马运敢辞论水陆,兵储未暇议营屯。

故人相见谈时事,耿耿胸中直气存。

(0)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其一瞿唐

七日重来白帝城,劳生远宦厌将迎。

瞿唐莫下今宜下,兴逐渔舟一叶轻。

(0)

前辈有满城风雨近重阳句而不成篇九月六日遇雨因为足之招同官分韵

满城风雨近重阳,准拟登高尚渺茫。

会见明朝天气好,不教孤负菊花黄。

(0)

行可再和因思前日与韶美同饮计台临池摘实复用前韵

星火烧空一夜丹,来禽青李觉无颜。

少陵池馆三人赏,白帝江山四面环。

生晚免教妃子污,食馀应许黑衣攀。

闽娘十八谁标榜,未必风流似此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