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罪弥彰,辞繁法以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恶恶(è wù)的意思:形容恶劣、凶狠、邪恶。
繁法(fán fǎ)的意思:指繁琐复杂的法律规定或程序。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善善(shàn shàn)的意思:善良、仁爱、善行的意思。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淑问(shū wèn)的意思:善良而有修养的人的提问。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这首《议狱诗》(其二十五)是明代文学家皇甫汸的作品,通过诗歌的形式探讨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公正地对待罪犯与受害者。
“春秋旨数千,裁自圣人心。” 开篇即引用了《春秋》这部儒家经典著作,强调法律制定的初衷源自于对道德原则的遵循,体现了古代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紧密联系。
“善善岂不怀,恶恶良独深。” 这两句表达了对善行的赞赏和对恶行的严厉谴责,说明了法律应以维护社会正义为己任,对不同行为采取不同的态度。
“欲盖罪弥彰,辞繁法以森。” 描述了试图掩盖罪行反而会使罪行更加显眼,同时指出法律条文的繁复严谨,旨在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谁当折汉狱,淑问宣至今。”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公正审判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像汉代的董仲舒那样,通过审慎的询问和判断,实现公正的判决,这一愿望至今仍被人们所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皇甫汸对于法律与道德、公正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司法制度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生日自寿
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
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也何须,期寿算,比松乔。
但令此去清健,到处狎渔樵。
说与门前鸥鹭,护我山中杞菊,日日长心苗。
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尤消。
显仁皇后上同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
炎图景运正延鸿。文思坐深宫。
慈宁大养,乐事时奏宸聪。皇龄永,恩霈下,遍寰中。
君王乘彩服,嫔御上瑶钟。
年年诞节,就盈吉月,交庆流虹。欢洽意方浓。
不觉仙游渺邈,但号泣苍穹。追慕念音容。
诗书慈俭,配古追踪。躬行四德,谁知继、二南风。
移盼俄空,宝鉴脂泽尘封。清都远,帝乡遥,杳难通。
想云軿、还上瀛蓬。稽山何在,当年禹宅,万古葱葱。
最难堪,潮头定,海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