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那(ā nà)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关系密切。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谩说(màn shuō)的意思:胡乱地说话,没有根据地妄加评论或诋毁他人。
摩勒(mó l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努力奋发,不断向前迈进。
热谩(rè màn)的意思:形容言辞激烈,言辞激烈地争辩。
天眼(tiān yǎn)的意思:指具有极高的观察、洞察力的人或事物。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庵摩勒(ān mó lè)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一些不择手段的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楞严六根(其一)非眼能见》。诗人以阿那律陀天眼观的神话传说为引子,描述了佛法中的"非眼能见"之理。阿那律陀是佛教中的天眼菩萨,以其神通广大能洞察一切,但即使是这样的天眼,也被比喻为在毫端之中容纳大千世界,暗示世间万象虽大,却可归于心性的微细处。
接下来的"掌中谩说庵摩勒",庵摩勒是梵语音译,意为果实,此处象征佛法的智慧果实。诗人说即使这些智慧果实就在手中,也并非仅凭肉眼可见,而是需要内心的领悟和体验。最后两句"无限苍生被热谩","热谩"可能是指世俗的纷扰或迷惑,诗人借此表达了众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容易被外在的热恼所蒙蔽,无法真正见到内心的真实。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传达出佛法中超越肉眼直观,强调内在修行和觉悟的主题,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世界的修行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南省西清
南省西清,黄扉青琐,五年历遍中都。
一封朝奏,无乃爱君欤。
便作筠阳胜赏,东溪上、鸥鸟相娱。
谁知道,心存魏阙,身暂寄江湖。
东溪,何所有,冬梅夏柳,春杞秋蕖。
谩回首,多少笼鸟池鱼。
细看山林朝市;经行处等是蘧。
今朝好,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