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纳凉诗》
《纳凉诗》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石流金正此时,乍收羲驭霁馀威。

屋头艳艳蟾蜍满,草际荧荧熠耀飞。

沉李浮瓜自适披襟散发忘归

只愁玉漏频催转,坐使清凉与愿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金正(jīn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高尚,品德纯洁无瑕疵。

流金(liú jīn)的意思:指金钱或财富像流水一样不断涌入。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石流(shí liú)的意思:指山体滑坡时,石块和泥沙像水流一样迅速滑下山坡的现象。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屋头(wū tóu)的意思:指屋顶上的头部,比喻在某个地方最高处的人。

羲驭(xī yù)的意思:指古代帝王以德治国,以仁爱待民的治理方式。

艳艳(yàn y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荧荧(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的样子,闪烁不定的光芒。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沉李浮瓜(chén lǐ fú guā)的意思:比喻重要的事物被忽视,而无关紧要的事物却受到重视。

铄石流金(shuò shí liú jīn)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极为出众,如同黄金般闪耀夺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纳凉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特有的景象和心情。

首句“铄石流金正此时”,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景象,阳光强烈到能熔化石头,蒸腾的热气如同流动的金属,营造出炎热的氛围。接着,“乍收羲驭霁馀威”一句,巧妙地将太阳比作驾驭着日车的羲和,太阳缓缓西下,余晖渐渐消散,带来了一丝凉意。

“屋头艳艳蟾蜍满,草际荧荧熠耀飞”两句,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满月比作屋头的明灯,熠熠生辉;而萤火虫在草间闪烁,仿佛是夜空中点点繁星,增添了夏日夜晚的生机与美丽。

“沉李浮瓜聊自适,披襟散发欲忘归”则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他品尝着冰镇的李子和浮在水中的瓜果,享受着夏日的清凉,甚至忘记了时间,想要在这份宁静中长久停留。

最后一句“只愁玉漏频催转,坐使清凉与愿违”则略带一丝遗憾。诗人担心时间的流逝会打破这份宁静,担心清凉的夜晚终将过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傍晚纳凉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寄题松风海月方丈,为普慈寺林清远赋

普慈寺主会当年,画雀双鸣赴法筵。

风过忽闻松上雨,月行不离海中天。

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声闻总是缘。

先辈往还成故事,玉围曾解寺门前。

(0)

戏赠杨维桢儒司

懒散情怀是索居,非关故草绝交书。

空谋赤壁一斗酒,不寄云间双鲤鱼。

近日西河疑子夏,几时汉武问相如?

文章固是雕虫事,请教何人力有馀?

(0)

送上虞马训导赴昌化县学

远赴弓旌未阔迂,道行何惮路崎岖?

横经不异郡博士,继粟岂无卿大夫?

空使饭盘堆苜蓿,已将斋帐染芙蕖。

马融家法风流在,女乐从今不用呼。

(0)

无题

及时无物不伥伥,燕语莺啼总断肠。

洛浦轻尘怜故步,扬州旧梦惜馀香。

玉和獭髓宁无药,弦续鸾胶信有方。

便把汉江都作酒,饮时犹恐负春光。

(0)

柬示二侄女

连宵骨肉梦相牵,二女洪都有信传。

闻说长成浑屋喜,寄来针线得人怜。

阿婆近日身差健,老婶经年病未痊。

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

(0)

秋声

自从大火西流后,渐觉凉风到竹林。

李白已无当世志,宋郎又动少年心。

群阴得势夜声合,万物将穷杀气沉。

谩索雅琴弹一曲,徽弦绕指是商音。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