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和卿之上饶》
《送徐和卿之上饶》全文
宋 / 张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树杂丹青,江寒少得晴。

亦知君去路,多是水为程。

衔位犹书岳,游从半作卿。

如逢二泉子,因说野人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īngzhīshàngráo
sòng / zhāng

jiāngshùdānqīngjiānghánshǎoqíng

zhījūnduōshìshuǐwèichéng

xiánwèiyóushūyuèyóucóngbànzuòqīng

féngèrquányīnshuōrénm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二泉(èr quán)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事物时,常常只看到表面,不深入了解内在的本质。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衔位(xián wèi)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位或责任。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游从(yóu cóng)的意思:跟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注释
江树:江边的树木。
丹青:色彩斑斓的样子。
江寒:寒冷的江面。
少得晴:难得放晴。
君:你。
去路:行程。
水为程:水路作为主要行程。
衔位:官职。
书岳:如同山岳般重的责任。
游从:朋友间的交往。
半作卿:多半尊称为卿相。
二泉子:指代某个人物。
野人:山野之人。
名:名字。
翻译
江边的树木色彩斑斓,寒冷的江面难得放晴。
我也知道你的行程,大多沿着水路前行。
官职上还写着山岳般的重任,朋友间交往也多半尊称卿相。
如果能遇见二泉子,就请他述说一下山野之人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弋的作品,题为《送徐和卿之上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朋友即将踏上的路途的关切。

“江树杂丹青”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江边树木在秋风中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江寒少得晴"则透露出天气的阴冷和不稳定,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接着,“亦知君去路,多是水为程”表明诗人清楚地知道友人的行程大部分将是在水上进行,这也许暗示着旅途的艰难和不确定性。"衔位犹书岳"中,“衔位”指的是官职,而“书岳”则是书写在山上的意思,可能是指朋友即将到达的地方有重要的使命或任务。

"游从半作卿"一句中的"游从"二字,可能暗示着友人旅行时的心境变化。而"半作卿"则让人联想到古代书信中互相称呼的情谊,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对远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最后两句“如逢二泉子,因说野人名”可能是在提到一位隐逸之士,或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因说"表明这是一个引起诗人深入思考的话题,而"野人名"则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可能是诗人希望朋友在旅途中也能保持一份淡泊和宁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路途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张弋
朝代:宋

张弋,旧名奕(或作亦),字彦发,一字韩伯,号无隅翁,祖籍河阳(今河南孟县)。不喜为举子学,专意于诗,与戴复古、赵师秀等多有酬唱。曾入许定夫幕,欲命拜官,不受。后死于建业(《贵耳集》卷上)。有《秋江烟草》一卷。事见本集末附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丁煜《秋江烟草跋》。 张弋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秋江烟草》为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其四碧澜堂

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环佩佳人去,汀洲翠带空。

橘船过砌下,兰栋起云中。

欲问芳菲地,吴王一废宫。

(0)

泛舟和持国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濛濛。

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

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0)

张法曹归阙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0)

吴资政挽词二首·其二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

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

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0)

始作燕子巾

裹髻不裹额,自名燕子巾。

翼覆尾涏涏,谁问巢由人。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十九再观牡丹

闻说偷观近玉栏,肠如车毂走千盘。

无人忆著洛阳日,走马魏王堤上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