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
《送僧》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客行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金策禅栖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瀑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栖(chán qī)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在寺庙、山林等地安静地居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金策(jīn cè)的意思:指高明的计策或妙策。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瀑流(bào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从高处奔腾而下的景象。

栖寄(qī jì)的意思:寄居、依靠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石楼(shí lóu)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建筑物或防御设施。

闲游(xián yóu)的意思:指闲散无事地游玩、漫步、游逛。

野望(yě wàng)的意思:指不切实际、不现实的追求或期望。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注释
客:旅行者。
行:行走。
皆:都。
为:目的。
师:老师。
去:离开。
闲游:无事的游览。
野望:在野外眺望。
携:携带。
金策:指佛经或智慧之策。
禅栖:修行居住。
石楼:石头建造的楼阁,可能指寺庙。
山深:山林幽深。
松翠:松树翠绿。
冷:清冷。
潭静:潭水宁静。
菊花秋:秋季的菊花。
题:题写。
青壁:青色的墙壁。
袈裟:僧人的长袍。
溅瀑流:被瀑布溅湿的水流。
翻译
旅行的人各有目的,老师离开却像是闲游。
在野外远望时带着金策,修行生活寄宿在石楼。
山林深处松树苍翠而冷清,潭水静谧秋菊盛开。
何处题写在青石墙上,僧衣被瀑布溅湿了流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山中闲游时偶遇一位禅师准备离开的情景。诗中的“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表明客人的旅行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禅师的离去则是无目的的自由漫步。这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中的“金策”可能指的是禅师手持的法器或是象征智慧的物品,而“石楼”则是禅师暂时栖息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在大自然中的修行生活,既有孤独沉思的一面,也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则是对景色的描写,“山深”、“松翠冷”形象地表达了山中的宁静与清凉,而“潭静菊花秋”则捕捉到了水边的安详以及秋天菊花盛开的画面。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氛围。

最后两句“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则是诗人对禅师所到之处留下墨迹和禅师袈裟在山涧中洗濯的情景进行描绘。这里的“题青壁”可能是指禅师在岩石上留下诗句或是智慧的象征,而“袈裟溅瀑流”则展现了禅师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以及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捕捉,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自县圃得梅花因成五绝·其二

岁岁新花即旧花,生缘感旧自兴嗟。

先春莫惮传消息,催促东君早转车。

(0)

戏伸监院伸宣力甚勤圆老有传衣之意

安乐窝前安乐僧,一轮明月一枯藤。

与他整顿山林了,更上孤峰第一层。

(0)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其十二

人何在?人在小中亭。

想得起来匀面后,知他和笑是无情,遮莫向谁生。

(0)

重题八咏

楼压重城万井低,星从天阙下分辉。

伤心风月诗应瘦,满眼桑麻春又肥。

山到东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归。

倚阑莫问齐梁事,断石凄凉卧落晖。

(0)

有人说用

寄语纷纷利欲人,不知何者是经纶。

行藏未可便轻议,学问先须辨得真。

莫把空言来误世,要明明德去新民。

大凡体立方言用,且著工夫检自身。

(0)

题山桥十首·其三

石磴斜蹊下水隈,玉虹喷雪挂崔嵬。

虽然只是泉三叠,滂湃声摇万壑雷。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