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庄别馆月夜》
《新庄别馆月夜》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竹篱近水两三家,一带芳塍稻未花。

远火江村星倒挂平烟树幕雾横遮。

蛙声接浦跳萍闹,萤焰冲风入竹斜。

好是晚凉无个事,汲泉拾叶煮新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冲风(chōng fēng)的意思:迎着风冲刺,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倒挂(dào guà)的意思:指事物颠倒或逆转,与正常情况相反。

个事(gè shì)的意思:个体的事情,个别的事务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平烟(pí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结束后,战火熄灭,烟雾散尽,恢复平静的景象。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蛙声(wā shēng)的意思:指平凡而不起眼的声音或言语。

无个(wú gè)的意思:没有个体,没有个别的。

新茶(xīn chá)的意思:指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也用来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近得到的消息。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萤焰(yíng yàn)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无个事(wú gè shì)的意思:没有个人的事情,指没有个人私利,只考虑公共利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月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竹篱近水两三家”,简练地描绘了村庄的布局,竹篱围绕着几户人家,靠近水流,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接着,“一带芳塍稻未花”进一步展现了田野的美丽,稻田尚未开花,但已散发出芬芳的气息,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远火江村星倒挂,平烟树幕雾横遮”两句,通过“远火”、“星倒挂”、“平烟”、“树幕”和“雾横遮”等意象,描绘了江边村落的夜晚景象,远处的灯火与天上的星星相互映照,平地的烟雾与树间的雾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朦胧而又神秘的画面。

“蛙声接浦跳萍闹,萤焰冲风入竹斜”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蛙鸣声与水面跳跃的浮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而萤火虫在微风中穿梭,斜入竹林,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最后,“好是晚凉无个事,汲泉拾叶煮新茶”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喜爱与享受。在晚凉之时,诗人选择泡一杯新茶,品味生活的美好,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乡村月夜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与枢直旧友追话诸老轶事因志其语·其二

南厓非奸相,门下乞削籍。

谬种孰流传,亦被春秋责。

和战处两难,群矢期中的。

智哉卫足葵,急流能勇决。

(0)

鄱阳湖棹歌·其三

康山庙祀开平王,五老峰高太白堂。

才子英雄浑不记,高低酒价问都昌。

(0)

和伯严留题.鳌矶

龙伯与任公,三千六百钓。

鳌乎勿吞饵,恐被五老笑。

(0)

和伯严留题.粥饭寮

人生何营营,百年事此腹。

惭愧山中人,一月饭几熟。

(0)

山中观物杂咏·其一

细草昨争碧,疏荷今弄青。

微波想鸥鹭,永夜乱蛙萤。

明岁花应放,何时叶可听。

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

(0)

山村雨夜送罗二还南昌

入门避雨屋打头,困眠一榻邻猪牛。

雨脚遮檐万山黑,荒村四月寒如秋。

瓦镫在壁坐摇影,兀兀欲照分襟愁。

范陈对宇阻泥潦,一街似隔千神州。

通家卅载未相遇,遇君武昌今两度。

相携肝胆入名山,岂意山中送君去。

别梦宵沈庐阜云,愁心晓挂章门树。

渊明慧远不可逢,高人去后惟青峰。

昨宵与君连榻处,三生同听东林钟。

怜君病齿归思剧,试饮寒泉销内热。

二轮风火足为灾,六凿根尘皆是贼。

知君净业持已深,一心颇似维摩诘。

养和学道与天游,他日见君当玉色。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