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冰寮尤倅落叶》
《次冰寮尤倅落叶》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陡觉老秋郊,山臞出岭坳。

萧骚脱叶,清峭树留梢。

渐失牛羊径,难藏鹳鹊巢。

炉烧供夜读,童扫莫轻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鹳鹊(guàn què)的意思:形容不同类别、性格、能力的人或事物相互之间的搭配不合适。

老秋(lǎo qiū)的意思:指秋天已经过去或即将结束,进入寒冷的冬季。

鹊巢(què cháo)的意思:比喻不稳固的住所或栖息处。

脱叶(tuō yè)的意思:脱叶是指树木在秋季将叶子脱落,也比喻人们摆脱束缚、解脱困境。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翻译
突然感到秋天的老去,山岭在瘦削中显现出来。
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树木枝头显得清冷而尖锐。
小路逐渐消失,牛羊不再经过,鹳鹊的巢也难以隐藏。
夜晚,炉火照亮读书,孩子们扫地时也要小心,不要随意丢弃
注释
陡觉:突然感到。
老秋:深秋。
山臞:山岭瘦削。
岭坳:山岭凹陷处。
萧骚:风吹落叶的声音。
脱叶:掉落树叶。
清峭:清冷而尖锐。
树留梢:树枝依然留存。
渐失:逐渐消失。
牛羊径:牛羊常走的小路。
难藏:难以隐藏。
鹳鹊巢:鹳鹊的巢穴。
炉烧:炉火燃烧。
供夜读:供夜晚阅读。
童扫:孩童扫地。
莫轻抛:不要轻易丢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郊野的静谧图景。"陡觉老秋郊,山臞出岭坳"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山势在视线中逐渐展现,山脉蜿蜒曲折如同巨兽的骨骼。

接下来的"萧骚风脱叶,清峭树留梢"则生动地描绘了秋风吹过树林,叶子纷飞,而那些坚韧的枝条依旧挺立。这里用“萧骚”一词形容秋风之声,既传达了秋天的萧瑟感,又增添了一种肃杀气氛。

"渐失牛羊径,难藏鹳鹊巢"两句则描绘了随着季节变迁,一些原本繁忙的农牧活动逐渐减少,不再有牲畜踩踏的小路,也难以找到隐蔽的鸟儿栖息的地方。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更反映出人间生活的静寂与孤独。

"炉烧供夜读,童扫莫轻抛"最后两句,则转向室内景象。诗人在寒冷的秋夜中点燃炉火,以此为伴继续他的阅读生活。而“童扫”一词则让我们想象到一个小童正仔细地打扫庭院,不应将落叶轻易抛弃,这或许是对珍惜每一点生命力的寄托。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萧瑟与静谧,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中点滴之事都给予关注和珍视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八

辩以饰诈,言以致文。苟弗执礼,宜奠释纷。

朽木粪墙,置不足言。言语之科,粗然有闻。

(0)

赐状元张镇孙以下诗

临轩再策岂虚文,要语诒谋敢弗遵。

昭格天心惟至敬,封培邦本在深仁。

详延喜见洋洋对,来誉知为蹇蹇臣。

始进便当思远到,会须华国有儒珍。

(0)

念衰二首·其一

劲风吹北林,落叶舞南牖。

岁序忽已高,峥嵘薄星斗。

大化驱群物,始终迭相授。

羲和亦何为,挟日但西走。

少壮驰目前,衰颓蹑人后。

星星两霜鬓,伴我老成丑。

学道苦嗟晚,扪心更馀咎。

兹意将奈何,投身就杯酒。

(0)

赠传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译场之盛

梵劫扶皇历,高才会圣门。

五天真释种,三国旧王孙。

译诂生知慧,卿联万户恩。

斋熏光汉邸,结集盛秦园。

交照无殊俗,多闻属上根。

学徒纷雾委,经录灿星繁。

妙义观心德,华音置使翻。

祝场千偈出,空境一灯存。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

院碑鳌抃岛,御榜鹫巢轩。

地倚区中胜,人缘物外尊。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

(0)

新晴

夕雾休残雨,霏霞侧半轮。

溪河虽早夏,陇麦尚馀春。

灰月收全晕,泥龙落故鳞。

高花树端湿,芳筱箨梢新。

雷去壶犹电,风来扇未尘。

横琴聊坐啸,何必垫游巾。

(0)

求遗书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探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