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五首·其二》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雨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独特的感受。
首句“萧萧夜雨拂窗蓬”,以“萧萧”形容夜雨轻柔而密集地敲打窗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拂”字生动地表现了雨滴轻轻触碰窗户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雨丝的细腻与凉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听觉上的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夜雨之中。
次句“弱草柔条怯晚风”,将视角转向了窗外的景物。这里的“怯”字用得恰到好处,形象地表达了在微风中摇曳的草木显得有些许畏惧和脆弱,它们似乎在晚风中寻找着依靠,或是试图保持自己的姿态。这句诗通过对比弱小的草木与柔和的晚风,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敏感与脆弱。
后两句“却怪南园数竿竹,亦随风动委池中”,则将视线转向了南园中的竹子。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却怪”二字,表达了对竹子行为的意外和不解。通常,竹子因其坚韧的特性,被视为不畏风雨的象征,但在诗人的观察下,这些竹子竟然也随风而动,甚至“委”(倒下)入池中,这种反常的现象让诗人感到惊奇。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未被完全理解或解释的现象,激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中不同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和意外的转折,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神秘感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