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其三》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欲归归未得,留滞绣江滨。

感慨伤春望,侨居多北人

苍生苏息,黄屋尚蒙尘

王室艰危极,潸然老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居多(jū duō)的意思:占据多数;数量较多。

艰危(jiān wēi)的意思:

◎ 艰危 jiānwēi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

慨伤(kǎi shā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感悲伤,感叹世事不如意。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蒙尘(méng chén)的意思:指东西被积尘所覆盖,失去光洁。也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被埋没或受到损害。

侨居(qiáo jū)的意思:指在国外居住或定居。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苏息(sū xī)的意思:安静休息,放松身心

王室(wá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王族,也泛指统治者或权贵阶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在清明时节收到家书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欲归归未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想回家却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渴望。接着,“留滞绣江滨”描绘了诗人滞留在绣江边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归家的孤独感。

“感慨伤春望,侨居多北人。”诗人借春天的到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提到侨居的北人,可能暗含着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某种反思或隐喻,暗示了南北分裂的现实。

“苍生未苏息,黄屋尚蒙尘。”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君主仍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法安定。这里运用了“苍生”和“黄屋”的典故,前者指广大民众,后者象征帝王,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艰难处境。

“王室艰危极,潸然泣老臣。”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面对国家的危难,诗人不禁泪流满面,以一个老臣的身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君主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七峰诗序.朝阳峰

先得朝阳一段红,何年鸣凤集梧桐。

归舟行到湾环处,知是沙溪第一峰。

(0)

葺西轩已毕工奉呈志宏成彦

华藏千函得纵观,庄严聊使道场安。

巧遮斜日青松架,旋植新花红药栏。

弹指宝楼开处速,游心法界到时宽。

含容万象犹馀地,须作毗卢丈室看。

(0)

雪霁

梦残钟鼓报新晴,虚幌遥看晓日升。

云外崔嵬犹负雪,石间清浅欲销冰。

春归花草蜂寻侣,巢寄檐楹燕语朋。

貂敝不禁寒料峭,客愁惟藉酒凭陵。

(0)

春词二十首·其七

春日迟迟午睡浓,梦魂飞过浙江东。

无端花底间关舌,唤起搔头两鬓蓬。

(0)

泛舟至睎真馆遇雪·其一

云散天开一饷中,依前飞雪落层空。

琼花巧缀岩端树,玉屑飘随洞里风。

溪浅且游仙掌石,云深不见幔亭峰。

斯游清绝平生少,图画方知未是工。

(0)

遣兴·其二

冲涉脩途仆已疲,今宵聊复宿沙溪。

心怀浙右家无耗,身在江南路欲迷。

孤鹜断霞晴杳杳,暝烟荒草晚悽悽。

登临谁会悠然意,寒日无言又向西。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