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息力杂诗·其三》
《息力杂诗·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格林印度来由织路班兰各自求。

老懒无心四国,况能从汝学咿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兰(bān lán)的意思:指人们的行为或言论像班兰一样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来由(lái yóu)的意思:指事物的由来或原因。

四国(sì guó)的意思:指四个国家或地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咿嚘(yī yōu)的意思:形容婴儿或小孩发出的声音,也比喻不懂事或无知。

印度(yìn dù)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织路(zhī lù)的意思:比喻开创道路或创造机会。

鉴赏

这首诗名为《息力杂诗(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以“格林印度马来由,织路班兰各自求”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地域的名称,如格林(可能指英国)、印度、马来亚(今马来西亚),以及班兰(可能指印尼或菲律宾地区),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各自追求生活与发展的景象。

接下来,“老懒无心知四国”,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心性懒散,对四方之国的纷繁世事并无过多关注。这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复杂世界的一种无奈和疏离感。

最后,“况能从汝学咿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新事物的犹豫和自我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是应该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陈宝琛作为一位学者型诗人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汨罗怀古

独向芳辰上綵舟,长天落日思悠悠。

千年词赋名犹在,一代英雄事已休。

每挹孤忠天地老,空馀陈迹古今愁。

蒲樽更欲风前醉,长笛数声鸣远洲。

(0)

寄右讲经春日早朝·其一

王气匆匆曙色开,钟声隐隐九天来。

钟山半压金鳌上,淮水新从玉涧回。

花拥千官瞻衮冕,雪消三殿隔蓬莱。

小臣曾奏中和曲,散作阳春遍九垓。

(0)

夜宿芙蓉峰

香刹瞰林丘,逢僧信宿留。

风帘乘月卷,露簟犯凉收。

宿鸟微喧曙,明河澹泻秋。

一经空寂境,人世漫沈忧。

(0)

沧洲渔子

孤榜倚芳洲,潮回网罟收。

天清吹笛夜,江阔扣舷秋。

欲识忘机处,于今已狎鸥。

尘缨思一解,因子濯清流。

(0)

感秋·其十三

大块覆群迷,畴能会其妙。

狂夫每如醉,至人独先觉。

草木养气体,金石驻精魂。

多岐但驱车,孰踵玄玄门。

汉武志三岛,秦皇穷八垠。

焉知淡泊水,可沃灵台焚。

(0)

题王生瞻云图

王郎家住越水东,读书养母越山中。

一朝荐书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鸿。

去年将命来霅水,日日思亲春云起。

今年重到霅水头,看云思亲双泪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赖慈母。

母兮孝养犹有时,父兮一别终天悲。

当年兵尘暗广路,大母年高发垂素。

山中一月食无鱼,日夕临流心独苦。

跰足弗惮百里遥,六月火云天宇高。

鲜鳞深瓮贮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苍茫失舟楫。

解衣抱瓮身与俱,瓮沉鳞跃身为鱼。

天高茫茫谁与诉,此水终年有人渡。

我闻此语心孔悲,天道幽远谅有知。

君不闻姜孝子,舍侧双鱼出江水。

又不闻王休徵,天寒解衣鱼出冰。

当时传信书太史,至今孝感人间称。

百年几人称孝子,九原有知犹不死。

古来上寿无百年,纷纷泯没谁与传。

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头称节妇。

一门孝节世所无,教子复有瞻云图。

我作歌诗徵不诬,他日太史春秋书。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