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息力杂诗(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以“格林印度马来由,织路班兰各自求”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地域的名称,如格林(可能指英国)、印度、马来亚(今马来西亚),以及班兰(可能指印尼或菲律宾地区),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各自追求生活与发展的景象。
接下来,“老懒无心知四国”,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心性懒散,对四方之国的纷繁世事并无过多关注。这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复杂世界的一种无奈和疏离感。
最后,“况能从汝学咿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新事物的犹豫和自我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是应该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陈宝琛作为一位学者型诗人的独特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王生瞻云图
王郎家住越水东,读书养母越山中。
一朝荐书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鸿。
去年将命来霅水,日日思亲春云起。
今年重到霅水头,看云思亲双泪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赖慈母。
母兮孝养犹有时,父兮一别终天悲。
当年兵尘暗广路,大母年高发垂素。
山中一月食无鱼,日夕临流心独苦。
跰足弗惮百里遥,六月火云天宇高。
鲜鳞深瓮贮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苍茫失舟楫。
解衣抱瓮身与俱,瓮沉鳞跃身为鱼。
天高茫茫谁与诉,此水终年有人渡。
我闻此语心孔悲,天道幽远谅有知。
君不闻姜孝子,舍侧双鱼出江水。
又不闻王休徵,天寒解衣鱼出冰。
当时传信书太史,至今孝感人间称。
百年几人称孝子,九原有知犹不死。
古来上寿无百年,纷纷泯没谁与传。
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头称节妇。
一门孝节世所无,教子复有瞻云图。
我作歌诗徵不诬,他日太史春秋书。
《题王生瞻云图》【明·童冀】王郎家住越水东,读书养母越山中。一朝荐书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鸿。去年将命来霅水,日日思亲春云起。今年重到霅水头,看云思亲双泪流。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赖慈母。母兮孝养犹有时,父兮一别终天悲。当年兵尘暗广路,大母年高发垂素。山中一月食无鱼,日夕临流心独苦。跰足弗惮百里遥,六月火云天宇高。鲜鳞深瓮贮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苍茫失舟楫。解衣抱瓮身与俱,瓮沉鳞跃身为鱼。天高茫茫谁与诉,此水终年有人渡。我闻此语心孔悲,天道幽远谅有知。君不闻姜孝子,舍侧双鱼出江水。又不闻王休徵,天寒解衣鱼出冰。当时传信书太史,至今孝感人间称。百年几人称孝子,九原有知犹不死。古来上寿无百年,纷纷泯没谁与传。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头称节妇。一门孝节世所无,教子复有瞻云图。我作歌诗徵不诬,他日太史春秋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667c6fa71b05e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