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智(bù zhì)的意思:愚蠢、笨拙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贵胄(guì zhòu)的意思:指出身高贵的人。
戒子(jiè zǐ)的意思:戒子指戒指,也可以泛指戴在手指上的装饰品。在成语中,戒子常常用来比喻警示或劝诫的作用。
良质(liáng zhì)的意思:指优质的脂肪,比喻优秀的人或物。
美业(měi yè)的意思:指美容美发行业,也指与美容美发有关的职业。
磨琢(mó zhuó)的意思:通过不断磨砺和修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完美。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射御(shè yù)的意思:用箭射击驾车的敌人,比喻对敌人进行攻击或打击。
手泽(shǒu zé)的意思:手中的好运或财富
堂基(táng jī)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顽童(wán tóng)的意思:形容孩童淘气顽皮,不听劝告。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须用(xū yòng)的意思:必须使用或需要使用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只如(zhī rú)的意思:只如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意思是只有像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一样才能达到某种效果。
- 注释
- 援:引述。
书:书信。
戒:告诫。
子:儿子。
竟:最终。
若:如。
陶:教导。
责:责备。
儿:孩子。
顽童:淘气的孩子。
房公:指房玄龄。
岂:难道。
智:明智。
集:收集。
书屏风:书籍作为装饰屏风。
堂基:房屋基础。
搆:建造。
俱:都。
空:空虚。
贵胄门:贵族家庭。
美业:美好的事业。
难终:难以持久。
子:孩子。
良质:优良品质。
须:必须。
磨琢功:磨炼过程。
射御:射箭和驾车。
学:学问。
元戎:领军的人。
- 翻译
- 我拿书信告诫儿子,他却不如父亲般明智。
用诗歌教育孩子,他却像顽皮孩童般不听。
房公何尝不明智,却将这些书集成屏风。
房屋的基础还未建成,亲笔遗物已化为空无。
这才明白,贵族之家的荣光不易保持到底。
孩子虽然资质优良,但还需磨砺才能成才。
射箭驾车也是学问,不妨跟随领军之人学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泳的作品,名为《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即将远行之子的教诲诗。诗中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和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援以书戒子,子竟不若翁。陶以诗责儿,儿只如顽童。" 这两句通过“援”和“陶”的动作,描绘出作者用书籍教育孩子的情形,但孩子似乎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只像顽皮的孩童一样。
"房公岂不智,集此书屏风。" 这里提到的“房公”应是指有智慧之人,而“集此书屏风”则表明即使是聪明的人,也需要积累知识如同屏障保护自己。
"堂基未及搆,手泽俱成空。" 这两句描绘出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尽管家庭基础还不稳固,但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却已经化为乌有。
"乃知贵胄门,美业真难终。子虽有良质,须用磨琢功。"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家族繁盛的认知,以及美好事业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孩子虽然天资聪颖,但仍需通过努力去打磨和雕琢。
最后两句“射御亦是学, 不妨随元戎。”表明即使是射御(古代的一种武艺)也是需要学习的技能,也不妨碍孩子跟随军队去经历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子女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