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黄子国,楚越穆陵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编竹(biān zhú)的意思:指用竹子编制的器物,比喻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现象。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践山(jiàn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毅然攀登高山的精神和行为。
荆蛮(jīng mán)的意思:指粗野无礼、野蛮无知的行为或态度。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秋黄(qiū huá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黄色。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州临皋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春秋黄子国,楚越穆陵关”以历史背景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充满故事的地方。黄子国和穆陵关,分别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文化,暗示着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颔联“比屋皆编竹,孤城半践山”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家家户户都用竹子建造房屋,一座孤独的城池半隐于山中,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也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
颈联“岸泥观虎迹,云水暗荆蛮”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在岸边的泥土上,可以发现老虎的足迹,而在云雾缭绕、水汽弥漫的荆蛮之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野性之美。这一联通过动物的活动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三入承明客,那能鬓不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为多次来访此地的客人,诗人或许已年华老去,两鬓斑白,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却始终未减。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之间对比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州临皋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光禄出使潞藩便道归粤
宫省升华日,衔恩出上京。
离樽张翠幕,御柳拂前旌。
洛浦星为使,薇垣月是卿。
阿衡曾负鼎,传说亦调羹。
秬鬯王人礼,鸰原圣主情。
传宣知郑重,趋步有逢迎。
宋岳今何许,梁园空复名。
客心萦去骑,诗思入流莺。
玉节炎中度,金风岭外生。
因君思故国,把袂意偏盈。
孔封君
先生昂藏海鹤姿,家傍长房石墨池。
丹经绿帙启真词,鍊形服饵紫桂枝。
句曲金门玉板墀,参天兰桂纷葳蕤。
阶前玉树谁白眉,有客天禄夜燃藜。
宫锦襕斑彩服嬉,金茎一勺甘如饴。
沆瀣还添四蕊卮,排烟夭矫欢相持。
朝游帝阙暮江蓠,骑乘云气驾虬螭。
天门郁蔼乐无期,顾纡阳辔日东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