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纪 怀 宋 /陆 游 未 斸 要 离 冢 畔 云 ,侩 牛 得 食 寄 乡 枌 。修 身 本 欲 善 吾 死 ,临 事 岂 忘 尊 所 闻 。时 序 管 宁 亲 馈 奠 ,江 山 庞 老 上 丘 坟 。饰 巾 家 箦 从 来 事 ,万 种 悠 悠 莫 苦 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家箦(jiā zé)的意思:指家庭团聚、和睦的景象。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侩牛(kuài niú)的意思:指人勇猛有力,能够承担重任。
馈奠(kuì diàn)的意思:指向祖先或先贤进行祭祀、纪念或追思,并向他们奉献食品、酒水等物品。
来事(lái sh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事情发生了,特指女性月经来潮。
老上(lǎo shàng)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或地位高的人。
临事(lín shì)的意思:面对突发事件时,即时应对和处理。
宁亲(níng qīn)的意思:宁可亲自去做,也不愿意委托给他人。
亲馈(qīn kuì)的意思:亲近和馈赠
丘坟(qiū fén)的意思:指坟墓或丘陵,多用于比喻人的境遇或事物的落寞凄凉。
饰巾(shì jīn)的意思:指女子用来装饰头发的巾帕,比喻虚有其表,只注重外表的装饰而不重视内在的修养。
时序(shí xù)的意思:指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次序。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乡枌(xiāng fén)的意思:指乡村中的贤良之人。
修身(xiū shēn)的意思:修身是指修养个人品德和道德,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要离(yào lí)的意思:表示要离开或离别。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斸:挖掘。
冢畔:墓地边。
侩牛:交易耕牛。
枌:粟米,古代的一种谷物。
善吾死:使我的死亡变得体面。
尊所闻:尊重所学的知识和教诲。
管宁:东汉隐士,以清贫自守著称。
庞老:可能是某位尊长或历史人物。
丘坟:坟墓。
饰巾家箦:装饰丧葬用品,如丧服、棺材。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变化无穷。
莫苦分:不必过分悲伤。
- 翻译
- 未曾挖掘靠近墓地的云,交易耕牛换来乡间的粟米。
修养身心原为死后能安好,面临大事怎能忘记所学的教诲。
时节变换,如同管宁亲自祭奠,庞老也登高祭扫先人坟墓。
家中常事,就是装饰丧葬用品,世间万物变迁,不必过于悲苦分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纪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道德修养以及对先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未斸要离冢畔云”,描绘了诗人未及挖掘要离墓边的土壤,暗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侩牛得食寄乡枌”则寓言自己如同侩牛,虽劳碌但仍不忘家乡和亲情。
“修身本欲善吾死”表明诗人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能保持善良;“临事岂忘尊所闻”强调在面临大事时,不会忘记从前辈那里学到的智慧和教诲。接下来,“时序管宁亲馈奠”提及诗人像管宁一样,在时节变换中亲自祭奠先人,表达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江山庞老上丘坟”中的“庞老”可能是诗人对某位长者的尊称,他爬上山丘为先人扫墓,展现出深厚的孝道。“饰巾家箦从来事”进一步强调家庭传统,即使生活简朴,也遵循着祖先的礼仪。“万种悠悠莫苦分”则流露出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认为人生百态不必过于执着于苦乐之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行的追求,又表达了对家族和历史的缅怀,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风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