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宝林寺八咏·其一飞来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画面。"宝林从何来"开篇设问,引发读者对宝林寺来历的好奇,暗示了寺庙的非凡来历或传说。"飞空锡同住"进一步强调了宝林寺的奇特之处,仿佛寺庙是锡制成的飞鸟,与天空共栖,形象生动。
"天风吹海涛"运用了自然景象,将寺庙置于浩渺的天地之间,通过"天风"和"海涛"的动态对比,展现了寺庙的超凡脱俗和静谧。最后两句"常恐复飞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状态的敬畏和对寺庙可能消失的忧虑,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宝林寺的飘逸与神秘,流露出诗人对佛教禅意的深深敬仰和对自然宇宙的深深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张兵备仲明楝庄卷时张将致政
公植楝成蹊,我栽梅荫篱。
楝根苦如荼,梅子酸若醯。
酸味我不厌,苦节公恒持。
握手论物态,意趣真同归。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
百卉既寂寥,始放花纷披。
严风战扶疏,朔雪淩葳蕤。
后殿不自矜,中凉托谁知。
甘瓜藉地力,甜李凭露滋。
苦楝与酸梅,恶土曾何辞。
所以酽酸子,能赋楝庄诗。
诗成共抚掌,笑罢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