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十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所作的《谶》系列之一的第十三首。在诗中,达摩大师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灵集愧天恩”,开篇即以“灵集”自指,表明自己虽蒙受上天的恩赐,却深感惭愧。这既是对自身修为的谦逊自省,也是对佛法之高深莫测的敬畏之情。“天恩”二字,不仅指自然界的赋予,更暗含了佛法的慈悲与恩泽。
“生□二六人”,此处“□”字可能为脱漏或隐去的部分,但整体意象指向的是生命的繁衍与传承。达摩大师在此处强调了生命与佛法之间的联系,暗示了通过修行,众生皆可获得解脱,实现生命的真正意义。
“法中无气味”,这一句直指佛法的本质。达摩大师认为佛法并非外在的物质或感官体验所能触及,而是内在的真理与智慧。这里的“气味”比喻外在的表象或感受,强调了佛法的超然与超越性。
“石上有功勋”,最后两句将佛法的实践比作在石头上刻下功勋,形象地说明了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和实践,最终能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成就不朽的功德。这里的“石”象征着坚定与永恒,寓意着佛法的持久力量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达摩大师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免甘省诸郡正供诗以纪事
西北属有事,用兵非得已。
然非剪劲敌,讨逆执丑耳。
特以道路遥,兼之乏任使。
遂致彼游魂,犹然延釜底。
屈指初卜征,逮今复伊犁。
一年馀数月,士卒亦劳止。
士卒用新附,及八旗弟子。
刍饷皆采购,输挽计价与。
岂如新安吏,点兵括乡里。
尤念购与挽,究资民力矣。
边郡风朴淳,服勤诚足美。
用免惟正供,休息自今始。
伫待献逆俘,归马中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