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扪翠壁,冈头见沧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敬(ài jì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行态度友善和善解人意。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风范(fēng fà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通常指高尚的品格、崇高的道德操守和文雅的举止。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官渡(guān dù)的意思:官渡是指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后来成为表示权力斗争、争夺控制权的象征。官渡也可以用来比喻关键时刻的决策或重要转折点。
寂阒(jì qù)的意思:指环境安静而寂寞,没有人声、车马声等。
钜儒(jù rú)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大儒。
岚气(lán qì)的意思:指山间云雾缭绕,气势雄伟壮丽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仪态悠然。
留遗(liú yí)的意思:指留下有意义的遗物或遗迹,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庭户(tíng hù)的意思:指家庭、家室。
谓何(wèi hé)的意思:表示疑问,询问原因或目的。
细浪(xì làng)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波浪细小而平静。
贤王(xián wáng)的意思:指明君贤明、能治理国家的君王。
相凌(xiāng líng)的意思:指相互超越、相互凌驾。
岩阿(yán ā)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定,不畏艰险。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幽阻(yōu zǔ)的意思:指隐蔽的阻碍或困扰。
瞻礼(zhān lǐ)的意思:恭敬地行礼,表示尊敬和敬仰。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追随(zhuī suí)的意思:追随指的是跟随、追赶别人,表示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追随别人的行动。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吉府殿下在岳麓书院举办宴席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书院环境与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官渡蹙细浪,书堂罥垂萝”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书院周围自然环境的清幽与静谧,官渡细浪与书堂垂萝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稍于城市隔,便觉岚气多”进一步强调了书院与外界的隔离感,使得岚气(山间的雾气)显得更为浓郁,增加了环境的神秘与宁静。随后,“钜儒留遗迹,瞻礼得屡过”提到古代学者在此留下足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寂阒庭户间,风范真不磨”则赞美了书院内虽历经岁月变迁,但其风骨与文化精神依然如初,不被时间所磨灭。接下来,“贤王爱敬客,芳筵出岩阿”描绘了吉府殿下对宾客的礼遇,宴席在山岩深处举行,更添一份雅致与尊贵。
“竹色映飞斝,泉声杂清歌”通过竹影与酒杯的映照,以及泉水与歌声的交织,展现了宴会的欢快与和谐。最后,“二疏恋幽阻,两相凌嵯峨。树底扪翠壁,冈头见沧波”以二疏(汉代隐士)为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触摸翠壁、远眺沧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宴饮场景的华美与自然风光的壮丽,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赠东岳张炼师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
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
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