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将 之 上 京 别 淮 南 书 记 李 侍 御 唐 /朱 庆 馀 心 地 偶 相 见 ,语 多 为 别 难 。诗 成 公 府 晚 ,路 入 翠 微 寒 。逢 石 自 应 坐 ,有 花 谁 共 看 。身 为 当 去 雁 ,云 尽 到 长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成公(chéng gōng)的意思:指成为官员或者在职务上有所成就。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公府(gōng fǔ)的意思:公府指的是官府、政府机关的意思。
微寒(wēi hán)的意思:微微寒冷,略有寒意
为当(wéi dā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不择手段的行为,常常指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目标。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 翻译
- 偶尔在心中相遇,交谈却总觉离别艰难。
诗篇完成于公府深夜,踏上归途感受秋意的微寒。
遇见石头自然坐下休息,花开之时又有谁与我同赏。
如同即将南飞的大雁,期待着云开见日,直抵京都长安。
- 注释
- 心地:内心。
偶:偶然。
相见:相遇。
语多:话语很多。
别难:离别之苦。
诗成:诗作完成。
公府:官署。
晚:夜晚。
路入:踏上道路。
翠微:青翠的山色。
寒:微寒。
逢石:遇见石头。
自应坐:自然会坐下。
有花:看到花开。
谁共看:无人共赏。
身为:身如。
当去雁:即将离去的大雁。
云尽:云层消散。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长安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公府偶然相见,情意绵长却又不得不别的难以表达的情感。"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两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见面时话语频频,但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即将分别的无奈与困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则写出了诗人在完成诗作后的夜晚,步出公府之时,外面的道路已被晚风和夜色所覆盖,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则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他在路边的石头上随意落座,却发现身边并无知音可以共同欣赏周遭的花朵,这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大雁一样飞往远方,直至云端消失,抵达那遥远的长安。这里不仅有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更融入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深沉的友情之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无限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
老人八十馀,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秧马歌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蒿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庐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和陈述古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