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清如水,当轩纳好风。
偶怀徐孺子,还愧食非躬。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口外(kǒu wài)的意思:指言辞、言语、谈论等在外面说出来。
偏怜(piān lián)的意思:偏袒、偏爱、偏心地怜悯或同情。
曲肱(qǔ gōng)的意思:曲肱是一个形容词,意为亲近、亲密、亲近的朋友。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绳枢(shéng shū)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核心。
竹榻(zhú tà)的意思:竹榻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人们在竹子做的床上休息或睡觉。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清静和宁静。
徐孺子(xú 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能够做出成年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形容年少有为、聪明过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白日之中的宁静与自得之感。首句“白昼清如水”以水的清澈比喻白日的宁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当轩纳好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中的舒适感受,仿佛置身于清风之中,心旷神怡。
“形忘开口外,乐在曲肱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的“形忘”意味着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解脱,“开口外”可能是指外界的纷扰或欲望,而“乐在曲肱中”则强调了内心的愉悦来自于简朴的生活和内心的平和,不需外求。
“竹榻偏怜旧,绳枢不避穷”两句,通过描述对旧物的珍惜和对贫困生活的坦然面对,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竹榻和绳枢都是简陋的家具,但诗人却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满足。
最后,“偶怀徐孺子,还愧食非躬”两句,借用了东汉名士徐孺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自我反省。徐孺子是著名的隐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不能像徐孺子那样完全脱离世俗,但在精神上追求着高尚的品质,同时对自己未能亲自耕作获取食物感到惭愧,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简朴生活以及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我家梁溪上,梦堕江湖州。
块处无与语,谁复为朋俦。
远怀作重阳,置酒临清流。
插花独我少,感物增离忧。
我亦事杯杓,阿宗相献酬。
欲寄一枝菊,川途方阻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