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升卿弟·其二》
《次韵升卿弟·其二》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泯泯长人独坐关关风静鸟同歌。

尘心生死全消未,天损分明不爱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道行修为高深。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关关(guān guān)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或相互依存。

关风(guān fēng)的意思:关风是指通过严密的防备措施来防止外敌入侵或泄露机密。

泯泯(mǐn mǐn)的意思:泯泯指完全消失或彻底失去。形容事物不复存在或不可恢复。

天损(tiān sǔn)的意思:指人类的罪恶行为,给天地造成伤害或破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自然界的感悟。

首句“泯泯日长人独坐”,以“泯泯”形容时间的流逝,仿佛时间在静静地流淌,而“日长人独坐”则描绘了一个人在漫长的一天中独自坐着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悠长的氛围。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自我反省。

接着,“关关风静鸟同歌”,转而描绘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生机。即使是在风静之时,鸟儿们也能一同歌唱,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类内心世界的静谧。

“尘心生死全消未”,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尘心”指的是世俗的杂念和欲望,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物质和生死界限的精神境界,渴望彻底摆脱这些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天损分明不爱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他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天损”)是明确且不可违背的,而他并不贪求过多,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与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世界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岘山

大名终不灭,堕泪此山碑。

后进才非乏,风流尔足师。

古堂阴汉水,新路改城池。

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

(0)

益王颂

宪宗王十子,益府实称贤。

体统朝廷半,敦崇德业全。

书堂斜昼日,琴殿净秋烟。

问寝还英嗣,时研世子篇。

(0)

和母太夫人八十寿歌

遐龄可得不可必,有儿能贤百当一。

夫人今年岁入十,发霜鬓雪晴如漆。

早起晏卧思虑周,盐豉醯酱咸经眸。

儿妇孙妇罗前头,跪进美酒兼珍羞。

曾孙耍马气食牛,夫人抱弄百不忧。

秋清风凉露欲白,大带峨冠满堂客。

坐中谁老谁最故,感触停觞念畴昔。

回思和李通家始,夫人红颜我童子。

修短悲欢各不齐,五十年来一弹指。

长辈幸有夫人存,母寿儿贤萃一门。

词人特献南山笔,贺客争开北海樽。

买屋我欲为比邻,桑麻地接如云屯。

年年再拜萱华侧,孰谓今少朱陈村。

(0)

铁柱引

豫章古城牙城南,何年凿井置铁柱。

井深江通没不见,时寒水涸始一露。

玩之非石亦非铁,孤立差牙若枯树。

人言旌阳锁水母,此语荒唐奚所据。

或云藉此压江涛,兹理或有谁者劳。

顾今伏腊尽奔走,归美真君瑶殿高。

金灯翠旗日来御,雕阑玉槛围周遭。

俗论纷纷不须辨,秋风日暮尘满县。

(0)

初秋上方寺别郑生

胜地亮常尔,佳士难屡并。

未穷结驷游,遽复扬帆行。

古林郁城隅,石门敞幽清。

趁风选浓荫,布席觞群英。

竹凉时自来,残暑骄未平。

戒饮今二期,为子杯一倾。

义投不在故,迹远心自萦。

念兹徘徊意,时哉树嘉名。

(0)

寺游别熊子四首·其三

散眸七宝地,觞尔孤云台。

一望碧云合,四面清风来。

流影荡我前,炎树生秋哀。

一笑问天地,劫灰安在哉。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