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忘石鼎沸,乍疑山雨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鼎沸(dǐng fèi)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气氛非常热烈、激动。
鹤化(hè huà)的意思:指人们长时间居住在高山之中,与外界隔绝,久而久之变得与世隔绝、不适应社会。
涧隈(jiàn wēi)的意思:指山谷中的地势低洼之处。
金液(jīn yè)的意思:指黄金。
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荆薪(jīng xīn)的意思:指对正直无私、公正勇敢的人的迫害,也形容对有才能的人的排挤和打压。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浅笑(qiǎn xiào)的意思:轻微的笑容
敲石(qiāo shí)的意思:用石头敲打,比喻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做事情。
升降(shēng j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上升和下降。
石发(shí fā)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疏无力的样子。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新火(xīn huǒ)的意思:指重新燃起的希望、激情或活力。
云栖(yún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云中,比喻人的居住地高而险峻。
坐候(zuò hòu)的意思:坐待等候。
煮白石(zhǔ bái shí)的意思:指做无用功,白费力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煮石山房中煮白石的场景,充满了隐逸和自然的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石煮茶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汲涧煮白石”,点明了活动地点和主要动作——从山涧汲取清澈之水,用来煮制白石。这不仅是一种生活实践,更蕴含着对纯净、自然之美的追求。接着,“云栖南涧隈”一句,以云的轻盈和山涧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敲石发新火,荆薪藉馀灰。”描述了点燃柴火的过程,新火的诞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荆薪作为燃料,既实用又朴素,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简朴而充满仪式感。
“坐候升降理,静观寒燠媒。”诗人静静地等待水温的变化,观察四季的更替,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规律的尊重。通过“寒燠媒”(寒暑的媒介),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遂忘石鼎沸,乍疑山雨来。”当水沸腾时,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山间正下起了雨。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将煮石煮茶的日常活动提升到了一种诗意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丹成同此术,鹤化讵能猜。”借用道家炼丹的典故,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精神升华的寓意。同时,以“鹤化”(仙鹤化为仙人)的传说,暗示了通过内心的修行,可以超越凡尘,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我亦餐金液,清浅笑蓬莱。”诗人自言也像仙人一样,通过修炼获得了长生不老的金液,面对世界的繁华如蓬莱仙境般虚幻,他以微笑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超脱世俗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煮石煮茶这一日常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隆上人游淮南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
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
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