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飞蝗(fēi huáng)的意思:指数量庞大、迅速蔓延的害虫或灾祸。
将台(jiāng tái)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地位的人。
结阵(jié zhèn)的意思:组成阵势,准备战斗。
句曲(jù q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能够引人思考和理解的文辞。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书塾(shū shú)的意思:指学习读书的地方,也可以泛指学府、学校
五花(wǔ huā)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很精美或很好。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周郎(zhōu láng)的意思:比喻聪明、机智的年轻人。
拜将台(bài jiāng t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因为权力或地位的变化而主动示好或讨好,以获取利益或保住地位。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长蔚所作,名为《捕蝗过句容武胜湖登周瑜将台望吴读庵》。诗中描绘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以及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感慨。
首联“庵传吴帝读书塾,湖峙周郎拜将台”,以“吴帝”和“周郎”点明地点,分别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和东吴名将周瑜。诗人通过“读书塾”和“拜将台”的描述,勾勒出历史人物在此地留下的印记。
颔联“三国战争今已矣,千秋遗迹尚雄哉”,转折至对历史的感慨。三国时代的纷争虽已成过往,但这些遗迹依然雄伟壮观,令人感叹不已。
颈联“山横句曲五花列,风卷平沙万马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句曲山横亘,五彩斑斓;风吹过平沙,仿佛万马奔腾,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尾联“我亦将兵愧刘猛,飞蝗结阵乱云堆”,诗人自比为将领,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谦逊之感,并以“飞蝗结阵乱云堆”比喻蝗灾的严重,暗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交织,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