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葛山》
《登葛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芒屩轻装未觉贫,入林猿鸟狎逾驯。

山花匝地幽客,丹灶无人访谷神

溪活自炊鱼作饭,草香新与麝为邻。

此中暂到浑忘俗,避世终期逸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谷神(gǔ shén)的意思:指农民在收获季节感谢神灵的意思。

芒屩(máng juē)的意思:形容人的行走迟缓或腿脚不灵活。

轻装(qīng zhuāng)的意思:指人不携带行李或只携带少量行李出行,也可比喻言行举止简单、不繁琐。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幽客(yōu kè)的意思:指生活在幽静、偏僻的地方的客人,也可指喜欢独处、远离尘嚣的人。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自炊(zì chuī)的意思:指自己做饭或自己煮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葛山的自在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意境。

首句“芒屩轻装未觉贫”,诗人以简朴的芒鞋轻装上路,不以为贫,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入林猿鸟狎逾驯”描绘了诗人步入森林后,与猿鸟和谐相处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山花匝地迎幽客”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山间花木繁盛、热烈欢迎来访者的景象,不仅渲染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受到自然界的热情款待和欢迎,仿佛是大自然的亲密朋友。而“丹灶无人访谷神”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远离尘嚣、独享静谧的隐居生活,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溪活自炊鱼作饭,草香新与麝为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给自足、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溪水潺潺,自取活鱼烹饪美食;草香四溢,与麝香为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野趣的生活氛围。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也表达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中暂到浑忘俗,避世终期老逸民”两句,表达了诗人暂时置身于这山林之中,便已忘却尘世的烦恼,最终希望在此度过余生,成为一位老逸民的心愿。这不仅是对当前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菩萨蛮

炉烟袅袅人初定。纱窗月上梨花影。春色自年年。

故人山上山。露寒风更急。此景还如昔。

记得倚栏干。夜深人未眠。

(0)

菩萨蛮

小庭春去重帘下。东风一霎吹花谢。底事惜分飞。

隔窗啼子规。举头还见月。脉脉伤行色。

今夜莫教寒。有人罗袂单。

(0)

浪淘沙

记得昔同游。杨柳湾头。落花流水两悠悠。

莫道春愁禁不起,还是春愁。欸乃橹声柔。

梦也难留。轻寒翠被冷香篝。

睡起斜阳明雉堞,错认杭州。

(0)

绮罗香

落雁惊寒,归鸦噪晚,几日霜风吹急。

直恁匆匆,作老一番秋色。

强支吾、剩翠零膏,禁不住、凄阳惨月。

听寒螀、咽断空阶,旧愁句起乱如织。

伤心追念往事,灯火宵深画阁,耐人思忆。

回首春风,泡影浮沤堪惜。

却怎的、挨过前宵,没商量、安排今夕。

只背人、自理朱弦。华年悲锦瑟。

(0)

菩萨蛮.坐河边新楼,代人作

春光难驻伤心色。远山暮影烟如织。花气傍高楼。

游人在上头。闲倚阑干敞。湖水平如掌。

浪影乱晴空。渔舟荡晚风。

(0)

菩萨蛮.坐河边新楼,代人作

画楼槛外啼黄鸟。山光横断残阳渺。春色杳难留。

衔杯花下愁。绣窗笼晓日。紫燕穿帘急。

柳拂水痕清。渔歌渡远汀。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