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因多叶,宜寒亦向阳。
静得香归处,愁怜影满床。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孤独之美。诗人以“花少因多叶”开篇,巧妙地将梅花与叶子的关系进行对比,暗示梅花虽少却因繁茂的叶子而显得更加突出。接着,“宜寒亦向阳”一句,既点明了梅花耐寒的特性,也表达了它对阳光的渴望,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梅花依然追求光明和温暖。
“年衰无暖日,命薄只秋霜”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梅花在岁月的侵蚀下,虽然没有温暖的日光,但依然承受着严酷的秋霜,寓意着梅花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并存。这种生命状态,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命运的投射。
“静得香归处,愁怜影满床”则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梅花的香气似乎能引领人们找到它的所在,而它的影子则在夜晚铺满了诗人的床榻,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这里的“香归处”和“影满床”,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物理存在,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无人共幽寂,留取数枝长”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而又坚韧精神的感慨。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梅花依然选择生长,留下几枝长枝,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逆境中的美丽与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公子喜青春,欢游弗厌频。
久晴都不问,好雨却成嗔。
桃杏红方入,禾苗绿未匀。
请君停杖履,俯念耦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