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四》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四》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愿从清净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斋(chén zhāi)的意思:晨斋是指早晨时刻吃斋戒饮食,不吃荤腥。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记年(jì nián)的意思:记住年份,指记忆力出众或对历史事件有深刻记忆的人。

明了(míng liǎo)的意思:明白,清楚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学省(xué shěng)的意思: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

翻译
达摩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愿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注释
达磨:佛教禅宗初祖,传法于慧可。
东来:自西方来到东方。
不记年:年代久远,难以确记。
一灯:象征佛法或智慧之光。
然处:点燃的地方。
百灯然:如同多盏灯被点燃。
愿:希望。
清净:心境纯洁,无杂念。
求明了:追求彻底的理解和领悟。
晨斋:清晨的斋戒,指修行者早起素食。
学省:学习反省。
缘:机缘,机会。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展现了禅宗对内心清净与顿悟真理的追求。诗中“达磨东来不记年”暗示了佛法的传播,不以时间为限;“一灯然处百灯然”则象征着一念之转即可照亮万物,体现了禅宗“本无所有,何处寻香”的思想。诗人的愿望是通过内心的清净来达到对真理的理解和觉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景。最后一句“应喜晨斋学省缘”则表现了对于禅修生活的喜悦以及对因缘的探究与学习。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蕴含深厚的佛法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一○七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

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0)

颂十玄谈·其二还源

本来无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赊。

三度他心通败阙,国师犹钓死虾蟆。

(0)

寒山扫地赞

横也扫,竖也扫。七佛之师,狼藉不少。

(0)

银树道上

银林驿路雪离披,行迹茫茫自苦悲。

不忍早梅经细雨,却欣折竹压枯篱。

身嫌出陆肩舆破,足涉沿溪口岸迟。

荒店无人尘满釜,岂堪独力任晨炊。

(0)

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继以诗云

佛子苇麻众,槩能蚕食人。

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

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

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

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

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

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

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

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

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0)

新莺

未见攀花宿,才闻隔叶歌。

可怜毛羽细,莫怪语言多。

匹马春风路,轻舟夜月波。

数声来入耳,最奈客愁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