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高梁(gāo liáng)的意思:指酿造白酒所用的高粱。
故故(gù gù)的意思:形容言谈时迟疑、犹豫。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连日(lián rì)的意思:连续的几天或多天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诗囊(shī náng)的意思:指能够装载诗句的袋子,比喻人的才情或学识。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中禅(zhōng chán)的意思:中禅指的是修行禅定的人,也可以指禅宗的中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春日晴朗之际,深入山林,探访古寺高梁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春晴方喜入山深,古寺高梁故故寻”,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行动,春日晴朗,诗人欣喜地踏入深山,寻找那座历史悠久的古寺。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索精神。
颔联“江上诗囊连日兴,雨中禅榻隔年心”,转而描写诗人随身携带的诗囊在江边激发了连续的创作热情,即使是在雨中的禅榻旁,那份对佛法的感悟与心灵的净化,仿佛跨越了一年的时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颈联“竹藏幽径云初合,松倚高坛月正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竹林掩映的小路,云雾初起,松树挺立于高坛之上,月光正好洒落。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尾联“指点匡庐何处是,万峰回首问东林”,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将目光投向了著名的庐山(匡庐),似乎在询问着真正的归宿与心灵的栖息之地。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佛教圣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理想境界。这一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深刻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齐山
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
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
我来严冬初,俯仰一今昔。
人烟久变故,鬼怪据幽僻。
披丛得小径,往来遭折屐。
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
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
黄花既非时,何以供太白。
但须历层巅,一笑天地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