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斜滴野箨,窗缺摇春灯。
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春夜闻雨》,描绘了春夜寂静中雨声带来的感受。首句“风味正不寝”,写出了诗人因雨声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雨声的清新与宁静。次句“骤来寒气增”,通过雨后微凉的感触,传达出春天夜晚的微妙变化。
第三句“檐斜滴野箨”,细致地描绘了雨滴从屋檐滑落,落在野外竹叶上的声音,形象生动。第四句“窗缺摇春灯”,通过窗户的缝隙和摇曳的灯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氛围。
第五、六句“孺子睡中语,归人行未能”,通过孩子的梦话和未归的旅人的想象,展现了雨夜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增添了诗的温情和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诗人由近及远,想象前溪的水位上涨,暗流涌动,表达了对雨势的推测,也寓含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雨声的韵味,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意境。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