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得似襄阳守,乞我苕湖十顷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灯 下 叹 宋 /敖 陶 孙 老 马 知 涂 益 可 羞 ,寒 灯 冷 砚 照 穷 愁 。著 书 不 望 从 儿 读 ,归 舍 何 当 与 妇 谋 。赤 脚 踏 鲲 真 浪 计 ,短 衣 射 虎 恐 长 休 。何 人 得 似 襄 阳 守 ,乞 我 苕 湖 十 顷 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望(bù wàng)的意思:不抱期望,不寄望。
长休(cháng xiū)的意思:长时间的休息或休假
赤脚(chì jiǎo)的意思:指没有穿鞋袜的脚,也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从儿(cóng ér)的意思:指人们一开始时处于某种状态,后来逐渐改变为另一种状态。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脚踏(jiǎo tà)的意思:脚踏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稳固地踩在脚下,不容易摇动或跌倒。在成语中,脚踏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稳重可靠,不会轻易改变立场或背叛。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射虎(shè hǔ)的意思:指勇敢而有决断力的人,能够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和危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灯下叹》,通过描绘老马识途的自嘲和寒夜苦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困顿与无奈。首句“老马知涂益可羞”以老马自比,暗示自己虽然经验丰富,却仍处在困境之中,流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的情绪。次句“寒灯冷砚照穷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生活的清贫和内心的愁苦。
诗中“著书不望从儿读,归舍何当与妇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即使著书无望得到家人理解,也希望能与妻子商量出路,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对家庭的牵挂。接下来,“赤脚踏鲲真浪许,短衣射虎恐长休”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即使有豪情壮志,也可能因为现实条件而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何人得似襄阳守,乞我苕湖十顷秋”,诗人以襄阳守将自比,希望有人能像古代贤者那样给予他一片宁静之地,过上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活细节和自我比照,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