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泉 亭 宋 /李 复 孤 亭 结 架 开 岩 扃 ,山 深 气 偏 冬 常 侵 。惊 浪 一 溪 喷 飞 雪 ,阴 檐 五 月 垂 坚 冰 。长 风 不 断 响 空 峡 ,崩 石 欲 落 缠 巨 藤 。三 伏 火 云 愁 病 暍 ,投 鞭 知 有 几 人 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崩石(bēng shí)的意思:指山体崩塌,石块滚落的情景。比喻局势变动,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变。
病暍(bìng yē)的意思:指人体因病发热而出现的症状。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断响(duàn xiǎng)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在中途突然中断而未能完成。
伏火(fú huǒ)的意思:指隐藏的仇恨或怨恨。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坚冰(jiān b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坚硬、坚固的冰。
惊浪(jīng làng)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景象。
空峡(kōng xiá)的意思:指山峡之间没有人迹、没有村落的地方。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投鞭(tóu biān)的意思:投鞭指的是投掷鞭子,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 翻译
- 孤独的亭子建在峭壁之上,深山里的气息总是带着冬日的寒意。
溪水狂涌如飞雪喷溅,即使在五月阴暗的屋檐下仍有坚硬的冰挂垂落。
强劲的风吹过空旷的峡谷,巨大的石头似乎被粗大的藤蔓缠绕着摇摇欲坠。
炎热的三伏天,人们因暑热而担忧疾病,又有多少人能登顶呢?
- 注释
- 孤亭:孤独的亭子。
岩扃:峭壁上的门或入口。
侵:侵袭,影响。
喷飞雪:像喷射的雪花一样。
坚冰:坚硬的冰。
长风:强劲的风。
空峡:空旷的峡谷。
崩石:滚落的石头。
巨藤:粗大的藤蔓。
火云:炽热的夏日云层。
病暍:中暑,热病。
投鞭:投掷马鞭,形容人数众多。
登:攀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孤亭的荒凉景象,充满了强烈的寒冷与荒芜之感。开头两句“孤亭结架开岩扃,山深气偏冬常侵”通过对亭子的详细描述,以及强调山深和气候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幽深且严寒的氛围。“惊浪一溪喷飞雪,阴檐五月垂坚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通过惊涛拍岸与积雪未融的描写,显示了时间的静止和自然界的冷酷。
中间两句“长风不断响空峡,崩石欲落缠巨藤”展示了山谷中的荒凉景象,以及大自然的力量。长风不息,空谷回音,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寂寞;而崩石与巨藤的描写,则表现出大自然的狂野与生命力。
末尾两句“三伏火云愁病暍,投鞭知有几人登”转换了诗人的情感,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转向了对登山者的心境描摹。三伏之时本应是炎热无比,却因病而感到烦热,这种反常的感觉与前文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内心的不适与焦虑。而“投鞭知有几人登”则显现出一种探索与冒险的心迹,同时也隐含着对于旅途中孤独者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气候变化的敏锐感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画马
睿思殿中万几暇,缥带犀签阅名画。
君王爱此神骏姿,笔势不在韦韩下。
五云御押手自封,玉窠蟠屈宸篆红。
百年重遭赤马劫,散落不逐兵尘空。
谁欤传之能爱惜,尺楮萧萧开古色。
骊骢玉面蹄腕白,青丝络脑黄金勒。
风鬉半散头怒侧,一团渥洼云气黑。
绯衫圉郎紧控持,直恐骄腾收不得。
向来南渡小朝廷,虎视欲与金源争。
蜀襄马场能几匹,尚想按图心胆倾。
只今万里龙沙道,游牝千群饱丰草。
天闲上驷皆乘黄,驽蹇纷纷世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