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饥禽啄嫩苔,野人方倒病中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和 次 韵 唐 /陆 龟 蒙 阶 下 饥 禽 啄 嫩 苔 ,野 人 方 倒 病 中 杯 。寒 蔬 卖 却 还 沽 吃 ,可 有 金 貂 换 得 来 。
- 翻译
- 台阶下的饥饿鸟儿啄食着嫩苔藓,农夫正喝着病中的酒杯。
他卖掉寒酸的蔬菜再去买些吃,是否有贵重的貂皮可以换取呢。
- 注释
- 阶下:台阶之下。
饥禽:饥饿的鸟儿。
啄:啄食。
嫩苔:新生的苔藓。
野人:农夫。
倒:倾斜,此处指喝。
病中杯:因病而饮的酒杯。
寒蔬:寒冷季节的蔬菜。
卖却:卖完。
沽吃:再买来吃。
金貂:贵重的貂皮。
换得来:能换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贫困农人生活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界微小生灵的观察,展现了农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开篇“阶下饥禽啄嫩苔”,写出了庭院中饿鸟啄食青苔的情形,反映出鸟儿的饥饿,也暗示着主人公同样处于饥饿之中。
接着“野人方倒病中杯”,则是说农人在田间劳作时不幸生病,这个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难以为继,连病中的水杯也要倒空。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主人公的困苦和无助。
第三句“寒蔬卖却还沽吃”,写的是农人将家中唯一可卖的物品——生长在寒冷中的一种蔬菜(可能是野菜)都拿去卖掉以换取食物,反映了生活的艰难和对温饱的渴望。
最后一句“可有金貂换得来”,则是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对于那些豪华的奢侈品——如金貂(一种珍贵的皮毛)发出感叹。这里并不是真的想要去换,而是通过这种强烈对比,表达出农人对于温饱问题的无奈和社会不平等的控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法,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弱势群体深切的同情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天池
我思庐山游,发兴自年少。
偶来得閒侣,更欲窥众妙。
幽林穿蒙笼,青峰上崄峭。
遥看天池路,一线在岩徼。
辛勤得至此,惨寂已西照。
云池桂无根,瞪视心胆掉。
暮夜烟云昏,西岩亦登眺。
圣灯稍稍出,弄影何窈窕。
一枝分百点,变态不可料。
须臾归寂灭,何处观朕兆。
僧房得栖宿,爽气冰毛窍。
翻然亦兴尽,却恨归途窎。
缅怀道隆师,确不奉明诏。
似与山间石,慇勤论久要。
我今来时迫,心灰真可笑。
明朝指绣谷,裹足登凉轿。
揩却壁上名,恐为高人笑。
大风
昔游江湖上,厌看无限不测之高浪。
今栖尘土中,惯听掀天拔木之狂风。
风豪浪狠常相逐,我生此世宜阨穷。
浪头漫漫从海起,客舟摇战如枯苇。
回槔转尾入深湾,往往三分偷得一分睡。
岂如秋宜门东僦屋居,突兀前堂掌平地。
风从昆崙溟渤来,平头疾转数千里。
金锋相磨众鬼兵,介马争先万胡骑。
㨟抢震压尤可惊,千妖百怪悲号声。
我时安眠不觉躩然起,炉烟寂灭灯冥冥。
褰衣正欲走出户,户未开扃已吹仆。
闭门正欲避风来,风入衣襟不肯去。
天涯地角两茫茫,一身浑无逃遁处。
明朝捡点窗户间,浮埃委积如丘山。
遥知九衢中,马走废往还。
我欲投书诉风伯,帝阍峨峨不可攀。
怒携干将绕四璧,空有壮气膨心肝。
颇疑猛虎啸林薄,惨淡阴威动寥廓。
又疑土伯夜与风神争,叱咤喑哑骋狞恶。
明当折简问巫阳,天上谁人司橐籥。
《大风》【宋·孔武仲】昔游江湖上,厌看无限不测之高浪。今栖尘土中,惯听掀天拔木之狂风。风豪浪狠常相逐,我生此世宜阨穷。浪头漫漫从海起,客舟摇战如枯苇。回槔转尾入深湾,往往三分偷得一分睡。岂如秋宜门东僦屋居,突兀前堂掌平地。风从昆崙溟渤来,平头疾转数千里。金锋相磨众鬼兵,介马争先万胡骑。㨟抢震压尤可惊,千妖百怪悲号声。我时安眠不觉躩然起,炉烟寂灭灯冥冥。褰衣正欲走出户,户未开扃已吹仆。闭门正欲避风来,风入衣襟不肯去。天涯地角两茫茫,一身浑无逃遁处。明朝捡点窗户间,浮埃委积如丘山。遥知九衢中,马走废往还。我欲投书诉风伯,帝阍峨峨不可攀。怒携干将绕四璧,空有壮气膨心肝。颇疑猛虎啸林薄,惨淡阴威动寥廓。又疑土伯夜与风神争,叱咤喑哑骋狞恶。明当折简问巫阳,天上谁人司橐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067c6b98e5415024.html
三峡桥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
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
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
雷动正轰磕,龙吟更悽怆。
萦流十里间,馀怒犹奔放。
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
山祇苦闷蓄,可探不可望。
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观虽震慑,少定亦恬荡。
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
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
数诗分题二首·其一
一邑临襄汉,青衫正少年。
二毛侵鬓发,披雾始窥天。
三接龙光远,曈昽白日边。
四门方杂还,羔雁贲林泉。
五斗安微禄,虽贫志浩然。
六韬聊自试,有策佐平燕。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八荒驰贡篚,恩旨罢戈鋋。
九九期君用,惭非命世贤。
十官何敢望,于此卜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