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有吹箫人,来此山中住。
《凤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先,“秋风吹竹实”一句,以秋风轻拂竹林,竹子结出果实的情景,勾勒出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着收获与成熟。接着,“朝阳照梧树”则将视角转向早晨的阳光,它温暖地洒在梧桐树上,不仅赋予画面以生机,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定有吹箫人,来此山中住。”这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必定会吸引一位吹箫之人前来居住,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吹箫人”,通常被视为隐士或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象征,他们远离尘嚣,寄情于山水之间,以音乐为伴,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于侍御母挽诗
迢迢白云乡,望望枯泪眼。
白头乱飞蓬,几岁不忍绾。
翻思食贫初,跛驴力登栈。
二郎好风骨,人谓万金产。
乘骢骛天衢,衣绣执象板。
文章换冠帔,聊尔成一莞。
无磨未忘心,其去亦甚僩。
哭昏台中人,欲以叠嶂铲。
吾非中垒尉,未敢赐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