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捣砧(dǎo zhēn)的意思:指劝人努力、鞭策他人不断进取。
鹤楼(hè lóu)的意思:鹤楼是指高耸的楼阁,也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人一等的地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鹤(huáng hè)的意思:指黄色的鹤,也指黄鹤楼。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荒村(huāng cūn)的意思:指荒凉贫困的村庄或地方。
激烈(jī liè)的意思:形容情况或行为激烈、剧烈,充满激情和冲突。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白龙堆(bái lóng duī)的意思:指人物形貌高大威猛,气势雄伟壮丽。
黄鹤楼(huáng hè lóu)的意思:指黄鹤楼这座古老的建筑物。也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才情和志向。
- 翻译
- 荒凉的村庄里狗还在叫,人们还在行走,惊飞的乌鸦在明亮的山月下乱叫。
南边邻居刚停止捣衣的声音,不知何处传来清冷的秋笛声。
我怀疑那笛声中蕴含着白龙堆战场之外的哀怨,遗憾不能在黄鹤楼上聆听。
萤火虫在露水中飞舞,草叶都被打湿了,我倚风而立,思绪激荡,回忆一生的经历。
- 注释
- 荒村:荒芜的村庄。
犬吠:狗叫声。
人犹行:人们仍在行走。
惊乌:受惊的乌鸦。
山月:山上的月亮。
南邻:南边的邻居。
捣砧:捣衣石上捣衣服。
适复罢:刚刚停止。
何处:哪里。
吹笛:吹奏笛子。
白龙堆:古代战场名,这里指战争。
怨:哀怨。
黄鹤楼:武汉著名的古楼,有诗意的象征。
萤飞:萤火虫飞舞。
露下:在露水之下。
百草湿:草叶被露水打湿。
倚风:靠着微风。
激烈:强烈,激昂。
思平生:回想一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荒村犬吠人犹行”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乡村夜晚场景,村狗的吠声和行人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情境。
接着“惊乌乱啼山月明”一句,则将视线引向更高处,乌鸦被突然响起的声音惊飞,而那清晰可见的山月,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惊乌”和“山月”,共同烘托出一个深邃宁静的夜晚景致。
第三句“我捣砧适复罢,何处吹笛秋更清”,诗人在此自述自己刚刚停止了捣米的劳作,而远方似乎传来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使得秋夜更加凄清。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强化了那笛声给诗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某种遗憾或是怨念,他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错过了一些什么,或许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黄鹤楼”,则是一个充满文学韵味的地方名,常被用来寄托才子佳人之间的情愫。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在那样一个地方聆听那笛声的愿望。
末两句“萤飞露下百草湿,倚风激烈思平生”,则是对夜晚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萤火虫在露水中飞舞,百草被露水濡湿,而诗人则借着这份清风,深切地回忆起一生的种种往事。这里“倚风激烈思平生”一句,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而又不失深沉的艺术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