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啭(bǎi zhuàn)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轮蹄(lún t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蹄子的连续运动,比喻事物迅速连续地进行。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柔条(róu tiáo)的意思:指柔软的竹子,比喻柔顺、温和的性格或言行举止。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态度(tài dù)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待事物或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立场和行动方式。
亭榭(tíng xiè)的意思:亭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建筑物或景观的美丽、精致和优雅。
无柰(wú nài)的意思:没有选择,别无选择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腰肢(yāo zhī)的意思:腰部的曲线和姿态。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脂韦(zhī wéi)的意思:指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 翻译
- 他的态度轻浮难以自控,对人时举止轻佻,身姿纤细。
在彭泽归来的日子里,他更加消瘦,如同当初在章台分别时一样。
隐约可闻的车马声并不讨厌,深宅大院最适合他。
随着春天渐逝,黄莺鸣叫,他想折下柳条寄托思念之情。
- 注释
- 态度:轻浮。
脂韦:形容行为放纵。
自持:自我控制。
彭泽:晋代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这里指隐居生活。
归来:回归。
瘦似:消瘦得像。
章台:古代地名,此处泛指繁华之地。
轮蹄:车轮和马蹄,代指车马。
端不恶:并不让人讨厌。
亭榭:亭台楼阁。
相宜:适合。
流莺:鸣叫的黄莺。
春光老:春天将尽。
柔条:柔软的柳条。
所思:思念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春天归来的情景。她似乎因为长时间的分离而显得有些消瘦和无力,连自己的腰肢都无法自持。诗中的对比"好于彭泽归来日,瘦似章台别去时"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带来的变化。
第三句"隐隐轮蹄端不恶,深深亭榭最相宜"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车轮的声音不再显得刺耳,而是和谐地融入了自然之中,亭台楼阁也似乎成为了这份宁静的最佳寄托。
最后两句"流莺百啭春光老,拟折柔条寄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以及通过折取柳枝来寄托自己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不失哀愁的情怀。
叶茵作为宋代女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笔触著称,这首《柳》正是她作品中的典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