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三》全文
- 注释
- 草:荒草。
弃地:荒废的土地。
没:淹没。
牛:牛。
岂:难道。
膏腴:肥沃的土地。
亩:一亩地。
一金:价值千金。
野老:田野上的老人。
双蓬:两鬓斑白。
俱:都。
半脱:几乎掉光。
尚:仍然。
凭:凭借。
蜗角:比喻极小的利益。
起争心:产生争斗之心。
- 翻译
- 荒草丛生的地方深得连牛都难以踏入,哪里还有一亩值千金的好田地。
田野上的老者头发稀疏,几乎掉光,但他们仍然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田地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及对贫困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情。首句“草生弃地没牛深”,形象地展示了荒废的田野已经长满了高过耕牛背部的杂草,反映出田地被遗弃的严重程度。次句“岂是膏腴亩一金”则通过对比,暗示这些荒田即使再好也不过是一亩薄利,这里的“膏腴”指的是肥沃的土地,但这里却用来反问,即便是最好的土地,也只有区区的一点收成。
第三句“野老双蓬俱半脱”,以“野老”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的草笠(蓬)因为长时间户外工作而已经部分地腐烂掉落,这不仅反映出他生活的贫困,也体现了他对土地的依赖和坚守。
最后一句“尚凭蜗角起争心”,诗人通过比喻农夫仍旧在微薄的收成中寻找生机,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执着以及生活中的不屈不挠。这里的“蜗角”是指蝗虫筑巢的样子,比喻农夫在争取每一份微小的希望和生存。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田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农业衰败、贫困农民生活状况的忧虑,以及对农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爱月夜眠迟慢
禁鼓初敲,觉六街夜悄,车马人稀。
暮天澄淡,云收雾卷,亭亭皎月如圭。
冰轮碾出遥空,无私照临千里。
最堪怜、有情风,送得丹桂香微。
唯愿素魄长圆,把流霞对饮,满泛觥卮。
醉凭栏处、赏玩不忍,辜却好景良时。
清歌妙舞连宵,踟蹰懒入罗帏。
任佳人、尽嗔我,爱月每夜眠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