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丹井(dān jǐng)的意思:指人的心境或情感纯洁如丹,不受外界诱惑或污染。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明台(míng tái)的意思:指明显公开的地方或场合。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昭明(zhāo míng)的意思:明亮而清晰,显而易见
- 鉴赏
这首《虞山怀古》由宋末元初诗人顾细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怀旧氛围。
首句“踏遍青山千万重”,以行者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一同穿越千山万水,探寻历史的痕迹。接着,“藤萝落落挂长松”一句,以藤蔓与松树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丘边碧藓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虞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昭明台下的寒烟与虞仲丘边的碧藓,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
“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这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丹井与飞鸽、涧泉与潜龙,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寓意着历史的深远与不可捉摸。
最后,“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以晚寺钟声收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钟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数的兴衰往事与人间悲欢,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思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