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七 言 小 言 联 句 唐 /颜 真 卿 长 路 迢 遥 吞 吐 丝 。
--颜 真 卿 蟭 螟 蚊 睫 察 难 知 。
--皎 然
- 注释
- 长路迢遥:形容路途遥远。
吞吐丝:比喻道路漫长如同蚕吐出的丝线。
蟭螟:一种极小的昆虫。
蚊睫: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
- 翻译
- 漫长的路程如同蚕丝般绵延,微小如蟭螟蚊睫难以察觉。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旅途中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和感慨。"长路迢遥吞吐丝",这里的“迢遥”指的是道路的漫长,“吞吐丝”则形象地描述了旅途中的缓慢与艰难,每一步都像是咀嚼着一根极细的丝线,既表达了旅行者的心情,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
"蟭螟蚊睫察难知"一句,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之细致。"蟭螟"是一种小昆虫,"蚊睫"则指的是蚊子极细的触须。“察难知”表明这些微小的事物,即使用心去观察也很难完全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细微生灵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界复杂性的感悟和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细节进行精确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宋·苏轼】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067c689f49544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