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归卧(guī wò)的意思:归还、归宿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控抟(kòng tuán)的意思:控棠是指掌控、管理棠树,比喻掌握权力和管理事物。
期约(qī yuē)的意思:约定、合同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霄驾(xiāo jià)的意思:指高贵、尊崇的人物或事物。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远忽(yuǎn hū)的意思:远离,忽略
云丹(yún dān)的意思:形容云彩像丹砂一样红艳。
紫鸾(zǐ luán)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和谐,相互关爱。
- 注释
- 世事:世间的事情。
控抟:掌控。
故山:故乡的山。
归卧:归隐。
馀欢:剩余的欢乐。
涧泉:山涧泉水。
药根瘦:药草根茎瘦弱。
石室:石砌的房间。
丹灶:炼丹的炉灶。
寒:冷清。
人远:远处的人。
清啸:清脆的啸声。
异书:奇异的书籍。
出赴:出发前往。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
紫鸾:紫色的鸾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 翻译
- 世间之事如何能掌控,回归故乡心中充满喜悦。
山涧泉水清澈见底,药草根茎显得瘦削,石室升腾着冷淡的云雾,炼丹的炉灶也显得凄凉。
远处的人声忽然传来清啸,山中常有奇异的书籍可供翻阅。
一日我将赴安期之约,乘着紫色鸾鸟翱翔在万里的烟霄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梦中作》,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难以掌控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世事何由可控抟”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无奈,而“故山归卧有馀欢”则流露出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两句“涧泉见底药根瘦,石室生云丹灶寒”,通过描绘山涧、药草和丹灶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修炼仙道的氛围。
“人远忽闻清啸起,山开频得异书看”进一步深化了梦境中的神秘感,诗人仿佛能听到远方人的啸声,频繁地阅读到奇异的书籍,暗示着他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执着。最后一句“一朝出赴安期约,万里烟霄驾紫鸾”,以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和紫鸾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卢沟桥咏冰解
水黑为卢冰亦然,隆冬冻合泽腹坚。
东风一夜入长川,解之祇在须臾间。
青气鼓动橐籥宣,元英不得施其权。
层叠黝玉巨如山,累而置之河两边。
其高峨峨长连延,黄流在中泻激湍。
方当初解奇可传,礌硠砰磕声喧阗。
快马斫阵鸷击鸢,似神而非三似焉。
亦不冲荡石桥堧,信非人力斯由天,襟带皇州亿万年。